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30日 星期一

    提前并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

    我国15万农村残疾人脱贫

    周洪双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30日   10 版)

        2012年初,中央组织部、中国残联共同印发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帮扶10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任务目标,并明确了实施步骤、帮扶措施和工作要求。

     

        文件印发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从逐户调查摸底开始了助残扶贫行动。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各地对确定帮扶的残疾人进行分类施策,针对每一个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制定并落实帮扶措施。截至2013年10月,全国10.9万个基层党组织和3.6万名党员干部共结对帮扶14.6万名贫困残疾人,提前并超额完成了阶段性目标。

     

    创新帮扶措施破解“难中之难”

     

        各地在帮扶过程中,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帮扶残疾人的每一步都用心关爱,勇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各地普遍通过“一帮一”“多帮一”“帮包带扶”等形式,让有帮带能力的党员干部与贫困残疾人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广西组织14345个农村基层党组织、3万多名党员,累计结对、扶持了813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增产增收,培训了8万多名贫困残疾人,使6万多户贫困残疾人实现增收脱贫。浙江省象山县开展“创爱心城市 建和谐象山——万名党员爱心助残结对”活动,截至2013年底,全县已建立残疾人帮扶基金77个,有22550名党员和11350名残疾人结上对子,结对率为88%,结对帮扶率达到86%,残疾人获得的资金帮扶超过600万元。

     

        针对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残疾人,采取产业基地或专业合作社带动辐射帮扶的方式,让贫困残疾人降低风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甘肃省正宁县扶持建办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养羊千只以上产业基地4个,养牛500头以上产业基地1个,养鸡万只以上产业基地3个,辐射带动残疾人养殖户146户。福建省宁德市福安溪潭岭头村创建了福乐种养基地,并发展形成了6个种养基地,吸纳残疾人入股经营,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2013年该村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10560元,与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350元相差无几。

     

        许多地方还针对残疾儿童、智障残疾人、精神病人、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探索“春风助学”“阳光家园”等方式提供免费康复训练或集中托管,实现了“帮扶一人、幸福一家、稳定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让更多残疾人过上幸福生活

     

        各地基层党组织的领头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帮扶贫困残疾人;党员干部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千方百计使身边的贫困残疾人生活得更好。吉林省汪清县百草沟镇凤林村党支部书记吴基哲先后个人投入100多万元,为14户残疾家庭和特困户新建总计770余平方米的砖房,装修后还将室内家电、家具,甚至窗帘等用品全部配齐。云南省凤庆县安石村党支部书记陈维菊结对帮带3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核桃、茶叶种植,使帮扶对象年人均纯收入超5000元,实现稳定脱贫。

     

        在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又把帮扶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内容。中共辽宁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在“深入推进困难群众救助工程”中明确提出,要“抓好重性精神病人救治、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贫困残疾人助行和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工作”。陕西省委组织部、省残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关于贯彻“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全面部署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

     

        两年来,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取得实际效果已经深入广大残疾人的心里,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好评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加深鱼水之情,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据了解,中组部和中国残联将对各地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的实施提出更高的任务目标和工作要求,让更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加入到助残扶贫工程中来,让更多贫困残疾人家庭得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关心关爱,从而改变生活贫困的状况,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本报记者 周洪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