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从春天到夏天,身边总有人在谈论莫奈。淮海路上的K11购物艺术中心,历时三个多月的展览,不低的票价,每天吸引着无数观众慕名而来,耐心地排队等候。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举办莫奈专题特展,展览虽已落下帷幕,但是它带来的艺术热潮却并未消散。展览的联合主办方巴黎马摩丹莫奈美术馆,是目前全世界典藏莫奈作品最多最丰富的美术馆之一。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重要庆典活动之一,此次展览展出的55件展品都是首次在沪亮相,包括40幅莫奈真迹,囊括莫奈艺术生涯各个重要时期的代表作,以及12幅其他印象派画家大师作品和3件莫奈生前贴身物品——眼镜、烟斗、调色板。
克劳德·莫奈(1840年—1926年),人称“印象派之父”,一生共遗留了500余件素描,2000多幅油画,其作品以色彩和光线的精巧运用著称。他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做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莫奈的艺术之旅从讽刺漫画起步,15岁时他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讽刺漫画家。他为自己作品开出的价格是每幅20法郎。1857年,莫奈遇到启蒙老师欧仁·布丹,从此开始风景画创作之路。他热爱大自然,热爱旅行,在旅行中寻找新的风景,挑战新的题材。《伦敦国会大厦》《挪威柯尔萨斯桥》《布维尔海滩》等画作,都是他的旅行之作。
最让莫奈迷恋的则是阳光与空气,其中,日本美术对这位“光线的唯物主义者”的影响不容忽视。莫奈是最早传阅并热心购买浮世绘版画的印象派画家之一,浮世绘版画独特视点的构图、对自然景致表现的多样,以及色彩的组合,在莫奈的创作中都能找到影子。在莫奈看来,印象派画家是以浮世绘的自然观为基础展开对色彩的探索。莫奈毕生都在极力捕捉自然景观的万千变化,用色彩创造他独特的“绘画音乐”,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和价值观念,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
无论谁走到3米长的《紫藤花》、1.5米高的《萱草》、2米高的《睡莲》、逾2米高的《百子莲》前,都会不由得屏息凝望。《睡莲》为莫奈1903年创作,是他画风的转折点,除了越来越接近画中的对象物,画作的尺幅也开始改变。从提笔作画开始,莫奈就对花园兴趣浓厚,从1883年起,他住在吉维尼,成为一位“园林艺术家”,他恣意赏花养花,造就了一个绝妙的“水上花园”。吉维尼花园不仅与莫奈的生活密切相关,花园中的睡莲、百子莲、垂柳与日本桥,更是不断激发他的灵感,把他的艺术成就推向高峰。
罗曼·罗兰说:“他的艺术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光荣。”晚年的莫奈,身患白内障但仍坚持创作,1926年他几乎完全失明,凭着心灵感应和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完成了最后的辉煌创作。他的作品中,慢慢地,水不再出现,池塘溶在熊熊火焰中,一切变得模糊起来。这是莫奈在用心写意,写对绘画的理解,写他心中回响的美的音乐。
(颜维琦) 图片版权:巴黎马摩丹莫奈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