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28日 星期六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上

    各国专家热议丝绸之路经济带

    王瑟 严圣禾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28日   08 版)

        为期两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今天在乌鲁木齐落下帷幕。本次研讨会共吸引了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官员、企业家和媒体工作者与会。与会嘉宾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共享与共荣共赢的新机遇”这一会议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富有成效的交流研讨。

        上合组织前秘书长、吉尔吉斯斯坦外交部前部长伊马纳利耶夫·穆拉特别克说:“吉尔吉斯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后双边关系发展非常顺利。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整个中亚以及欧亚地区都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中国领导人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张,对于我们沿线国家来说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会给我们各个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并为我们呈现一幅新的发展愿景。”他认为中国梦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张,不仅会促进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还将对中亚国家的社会、经济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产生非常大的带动作用。

        美国库恩集团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习近平主席外交政策的落实。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挡中国继续提高国内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中国的总体对外政策很好地契合,它将会在塑造和象征“一个新的世界秩序”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塔吉克斯坦记者协会主席阿克巴拉里·萨托罗夫说,中国是复兴丝绸之路的倡导者,中亚国家与中国扩大贸易往来的兴趣一如既往。以前,中亚地区的人们买卖的都是别人的商品。今天,该地区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面向国外需要的商品。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后,可以将中亚国家原本不利的内陆地缘因素变成自己的区域优势。

        埃及国际关系博士萨利赫阿·尔·萨格里认为,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曾促进了中国和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开启了他们之间政治和经济的往来。虽然丝绸是中国在丝绸之路上的主打商品,但随着丝绸之路远行的还有宗教和哲学。丝绸之路曾作为文化的载体,促进了丝绸之路沿线各种文化的交流。而从政治的角度看,在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系统中,丝路可以促进彼此的政治理解。 

        (本报乌鲁木齐6月27日电 本报记者 王瑟 严圣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