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是个穷县,谌贻贵是该县珠藏镇社会事务办主任,今年51岁了,没怎么出过远门,普通话要讲慢点儿他才听得懂,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代表党和政府给全镇的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一般人看来,这绝对是个“苦差”,可谌贻贵却认为这是份“美差”。他总是笑呵呵地说:“每天都在帮人,群众都在感谢你,还有啥比我这活儿更好的?”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支撑着谌贻贵乐此不疲地在山岭里奔波。
工作30多年来,谌贻贵兢兢业业为困难群众服务,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珠藏镇,提起谌贻贵,老百姓个个都竖起大拇指:“他可是个好人!”
仅有5万多人口的珠藏镇,山高路险。2708户4109名救助对象分布在深山里,要全面掌握他们的家庭成员情况和困难原因,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谌贻贵现在却可以不用翻本子就娓娓道来。全镇22个村,谁家有“三孤人员”(“孤老”“孤残”“孤儿”)、“三重人员”(“重病”“重残”“重灾”),谁家是“计生两户”、单亲家庭,他都了然于胸,做到应保尽保。“社会保障是困难群众的生命线,这些钱一定要想办法发挥最大效益,我手里办的是困难群众的事儿,也是国家大事儿。”
离镇政府20多公里的链子村有位杨大娘,丈夫去世多年,儿子智障。一天晚上杨大娘的儿子掉下悬崖摔断了手臂,谌贻贵听说后,骑上摩托翻山越岭赶到她家,及时将孩子送到医院,还为她家办理了医疗救助。第二天还买了几只鸡给她家送去,走时还留了钱说是等孩子出院用。像这样的事,谌贻贵已经记不清有过多少次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到镇里办理低保的有60多户,每个季度他都要翻山越岭挨家挨户把低保金送到;12岁的孤儿徐艳曾经失学,谌贻贵帮她办了低保、助学金,如今她从毕节卫校毕业成了一名护士。
工作不仅没油水,有时还得贴钱,谌贻贵却告诉记者:“我的工资花都花不完!”其实,他的工资也就3000多元,孩子上学花钱的地方很多。可比起困难群众,谌贻贵却感到这已经非常多了,多到不尽最大努力工作就对不起这份“高工资”。今年,他22岁的儿子大学毕业,刚刚在贵阳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儿子说买房不用我管,贵阳房子不贵,攒个五六年就能够首付了。”说这话时,谌贻贵一脸自豪。
幸福的人也有烦恼。每年的低保核查,谌贻贵都严格按原则审核,做到“三榜公示”。符合条件的对象,没一个漏报;不符合的对象,没上报一个。杜绝了关系保、人情保,这也让他得罪了不少人。“得罪人不怕,我就怕得罪困难群众。”谌贻贵给记者讲了他最近的烦恼:“镇里的敬老院30多个床位都满了,还有些符合条件的老人住不进来,着急啊!”敬老院扩建缺钱,除了找上级单位申请外,谌贻贵还在借助市场手段解决问题。“我正在找镇里的‘煤老板’拉赞助,再争取县里发起个募捐行动,要是都弄成了,三年之内,镇里够条件的老人都能住进养老院了。”(本报记者 吕慎 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