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南京市汤山地区,杨树沙沙,麦浪婆娑。突然,“砰砰”两声枪响,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宁静的山谷顿时变成枪炮齐喑的战场。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一群身着迷彩服、佩戴实兵对抗系统、脸涂油彩的战斗员们,迅速从高崖索降,各战斗小组交替掩护,依次跃过矮墙、踩过独木桥、飞过铁丝网、跨过火障、爬上高墙……
这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2010级本科学员参加毕业综合演练的一组镜头。近年来,南政院上海校区教育教学坚持向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聚焦,向学为打、练为战的标准聚力,打出一套人才培养向实战化聚焦的系列“组合拳”。
首先要有战斗员的“样子”
今年3月,一场“假如明天战争来临——与小尖山十六勇士代表话战斗力标准”访谈活动,在校区官兵间引发热议。围绕“战争是什么样的”“打赢战争需要什么”“假如明天战争来临”等议题,五位战斗英雄讲述了自己在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在4分钟内攻克小尖山阵地的战场回忆。残酷的战争与生死的考验,让官兵热血沸腾。
借助这场战斗英雄访谈取得的热烈反响,校区上下广泛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大家认为,课堂要对接战场,教员、学员首先要有战斗员的“样子”。校区党委很快出台《校区“像样”教育实施意见》,按照“军队要像军队样子”要求,围绕“理想信念、责任意识、思想水平、政策水平、知识水平、工作能力、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八个方面,引导大家深入开展“八个如何当好”大讨论。
一次次鞭辟入里、深入透彻的讨论,一条条触及心灵、揭短亮丑的对照检查,让“博士硕士都是战士”“教员学员都是战斗员”的意识进一步入脑入心。
“教员接地气,课堂教学才有底气”
为着力提高作战类课堂教学质量,使教学改革稳步实施、规范推进,确保不走弯路、不煮“夹生饭”,校区专门组织作战类课程教员进行业务培训,邀请陆、海、空、二炮等专域的著名军事专家、军兵种指挥院校教授和作战部队一线指挥员,轮番为校区教员授课。
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校区组织编写《把战斗力标准贯彻政治工作全过程》《聚焦战斗力生成的心理服务工作研究》等系列新教材,调整充实完善近10个打仗类课程专题,联合作战理论、作战指挥、想定作业和联训联演等进一步融入课程教学体系。
到部队代职的教员,纷纷选择新疆军区南疆一线任务部队和广州军区合同战术训练等直属分队,以及海军、空军和二炮等军兵种部队,实打实到部队摔打磨砺。“教员接地气,课堂教学才有底气。”代职教员张磊如是说。
实战化教学改革的“重头戏”
新学期伊始,武警机动师某连指导员陈新春来到校区参加现任指导员班培训,当他拿到教学计划时,不由暗自叫好:全程模拟党支部沉浸式训练活动贯穿培训全过程。指导员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是今年校区实战化教学改革的“重头戏”。
校区探索出基于政治军官能力训练系统教学模式:课前,组织学员进行阅读预习、运用系统自主训练、收集学员疑难问题;课中,理论提示、能力训练(案例分析、问题研讨、情景模拟)、交流讲评;课后,文字作业、个别答疑辅导、跟踪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带来教与学的深刻变化:学员们普遍感到,实现了从“被动学”到“主动练”的转变;教员们更是感到,这一改革促使他们从单纯的课堂讲授向实践指导转变。
聚力实战化教学,“能打胜仗的磁场”正在校区生成:临近毕业,青年本科学员100%向学员队党支部递交申请书,主动要求到边远艰苦地区、到军事斗争准备一线部队工作。研究生学员陈星全说:“我们是能打仗的战斗队,假如战争明天来临,请派我们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