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24日 星期二

    流动学龄前儿童早期语言教育应当得到重视

    尹静 郭鲁江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24日   14 版)

        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家庭化”趋势的加强,更多学龄前儿童跟随父母涌入城市。

        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随父母进城后很难享受与城市当地儿童同等的教育,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探讨“流动儿童”(学龄阶段)的心理健康和教育公平等方面的问题。然而,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不应只局限于学龄儿童,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也应给予足够重视,因其正处于基础教育的发轫之时,是儿童系统地接受教育的开始,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入园太贵、入园太难”,使众多家长“望园止步”,这是目前众多流动学龄前儿童所处的窘境。笔者了解到,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了并未正式注册、收费较低的“山寨”幼儿园。调查显示,“山寨”幼儿园正在成为流动学龄前儿童接受教育的主渠道,而这些幼儿园教育条件低下,语言生态现状存在严重的问题。第一,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极度欠缺,没有专门的幼儿语言活动室,语言教材的使用良莠不齐,语言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趣味性不够强。第二,幼儿教师流动性很强,师资匮乏,现有教师专业知识薄弱,没有条件配备专门的语言教师,双语双言教学更是无从谈起。

        笔者在互联网搜索中键入“流动学前/幼儿园儿童教育语言教育”时,结果竟显示为零。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有关流动学龄前儿童语言教育问题的调查和研究目前还没有引起社会的充分重视。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良好的语言训练和语言能力的获得是包括流动学龄前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应得的权益,联合国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中清楚地表明:儿童有法律赋予的话语权。迄今为止,对流动学龄前儿童受教育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机会平等角度,对教育过程的关注较少,对语言教育问题更是论之甚微。很多流动儿童的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说虽然有的已经意识到但并没有足够重视,或没有能力解决,但在教育研究领域却不能不予以关注。

        实际上,正因为一方面是流动学龄前儿童数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是教育机会不均等,才使得流动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问题正日益凸显出来。目前,以接收流动儿童为主的幼儿园不仅数量不足,还存在教育条件低下的问题,不能有效地为入园儿童提供符合其发展的语言教育环境。即使有些儿童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公立幼儿园,他们也可能面临着由于语言差异等问题带来的文化隔离和受歧视现象。语言是人类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只有具备了优秀的语言能力,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幼儿的语言训练需要丰富和良好的语言环境,进行恰当的教育和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其语言的运用能力。儿童只有在受到尊重和爱护的时候,才愿意用语言和周围的人进行快乐的交流,感觉到自己被重视,并产生用语言交流的信心。

        儿童语言教育,不单是教会儿童背诵几首儿歌,讲几个故事,而是帮助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掌握各种语言技能。根据语言经济学理论,语言是具有经济价值和产业特征的“稀缺产品”,对这种产品占有的越多,获取的红利越多;对这种产品开发的越多,获得的经济和文化收益就越高。经济学家,如,奇斯威克、达斯曼、米勒认为,语言技能是一种人力资本,掌握语言技能资本多的个体往往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语言技能投资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掌握土著语言的熟练程度影响移民是否融入当地社会。语言可以看做是个人和社会通过投资可以获利的一种经济资源,语言技能的获得源于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的投入,之所以去投入是因为有预期的回报,包括更高的收入,更低的消费成本,更大的人际社交网络。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早期语言投资的最终收益要远远高于投资花费。

        在当前的国情下,对流动学前儿童进行早期语言教育首先有助于他们尽快地融入城市生活,克服交流障碍;还有助于提高他们未来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摆脱贫困。这样较早地以相对较少的投入,获得更高的回报,对改变流动人口的代际贫穷意义深远。如何响应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号召,通过教育及相关体制改革,帮助流动学前儿童入园,改善他们的语言教育状况,有效地保障他们享受平等地接受语言教育的权利,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有关此类问题的探讨将对促进流动儿童的全面发展,改变由于语言教育等问题而带来的社会对“流动二代”的偏见,克服流动人口的代际贫穷,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鉴于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出台有利于流动学前儿童教育的相关政策,加大流动学前儿童教育资金和物质援助,正视“山寨园”的存在,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大学和科研机构应当择优扩大幼儿教师招生规模,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加大幼儿语言教学法研究力度,开发有针对性的流动儿童语言教材。此外,发挥社区和街道办事处的作用,在对流动家长进行不定期语言知识培训,提高他们语言技能的同时,改变他们对子女教育特别是语言教育的看法。

        (作者单位分别为:北京交通大学、中央党校)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