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6月17日
■地点:北京科技大学
■主持人 王保纯(光明日报教育部主任)
主持人语
今天非常高兴请到各位,就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讨论。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今年大学毕业生达727万,是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年。大学生就业难,每年都会有议论,说法很多,很极端,“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是大学生多了还是结构失衡?毕业后去北上广,还是选择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就业门槛是否公平,渠道是否畅通?在座嘉宾是各方面的代表,希望通过这次讨论,各位能就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为大学生就业把把脉,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择业心态,促进社会各方面进一步积极有效地为大学生就业服务。
大学生多了,还是少了?
主持人:这两天我们报社教育部特地在北京科技大学做了一个就业微调查,同学们反映“今年找工作不算难”,但是“想直接找到高薪、工作环境好、给户口有编制稳定点儿的职位很难”。有人说,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学生招多了,是扩招惹的祸。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哪些专业好就业,哪些专业遇“红灯”?
荆德刚: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27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人,增幅约4%,其中研究生55万人(比上年增加3万人),本科生345万人(比上年增加20万人),高职高专生327万人(比上年增加5万人)。目前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不足:据3月份教育部对30个省份1189家企业的调查,5省份有效需求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以上;毕业生就业意愿强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岗位,东部地区同比减少13.6%,西部地区同比减少12.2%;外资企业2014年招聘岗位东部地区同比减少8.9%,西部地区同比减少7.9%。总体形势比较平稳,但是结构性的问题依然存在,同时一些难以估计的因素、不可控因素增加,所以我们用“复杂严峻”这样的词判断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经济增速放缓。2014年第一季度出口和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如广东省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同比下降23.1%,黑龙江省一季度能源工业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对这些省份的毕业生就业影响较大。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钢铁、煤炭、航运、矿业、冶金等行业用人需求下降,给整体就业形势带来挑战。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今年理工科类毕业生男女比例约为6:4,文科类毕业生男女比例为3:7,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专业供需存在不平衡现象,就业市场岗位需求多集中在工科类专业,文史类专业需求相对不足。如上海市3月底统计,财经类、政法类、文史类、艺术体育类毕业生就业遭遇需求偏少、要求偏高、起薪偏低、单位缺乏吸引力等问题。部分艺术院校受文艺院团改革影响,毕业生签约逐年减少,灵活就业率偏高。三是就业环境有待改善。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地方户口审批较往年晚、地方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主要集中在下半年进行,延缓了毕业生就业。四是部分毕业生不急于签约。今年毕业生当中90后占主体,这些学生在知识获取度、价值观、对工作的认识等方面和以往毕业生不同,很多学生觉得家里不指望我工作,所以并不急于签约。今年毕业生不急于签约现象多于往年。4月份北京高校有就业意向而仍在观望的毕业生约占24.1%,有的省份超过30%。五是不就业人数增多。部分毕业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没有就业意愿;有的毕业生由于考研、出国受挫,选择不就业,全力准备来年再考,高校学生称之为“二战”;还有些学生由于多种因素没有把握就业机会,成了求职“毕剩客”。
瞿振元:2014年达到727万,为2000年的7倍。从数量看,大学生是多了。但从满足人民群众上大学特别是上好大学的愿望看还不够。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39万,预计招收698万,这意味着还有240多万学生有着上大学的梦想但却不能圆大学之梦。
从适应产业需要的角度看,大学毕业生就业应当与产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集中在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些行业企业的一些岗位从人职匹配来讲,未必真的需要大学毕业生;但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岗位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的人才却又凤毛麟角。因此,可以说,“大学毕业生数量既多又少”。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其实在20多年前就已经出生了。他们上大学与否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不上大学,他们三四年前就已加入社会就业大军了。上大学至少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延缓了就业时间,二是提高了就业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认为,近20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飞速发展的高等教育提升了本国劳动力素质、吸引了更多国际投资,从而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扩招是利国、利民、利就业的大好事。
王伯庆:1998年新生婴儿约为2354万;2000年新生婴儿约为1379万;第六次人口普查,新生婴儿约为1600万。国家教育咨询委员胡瑞文指出,我们国家新增劳动力数量已经低于退休劳动力数量,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就业数量不成问题。从“民工荒”开始,就业市场逐渐转向劳动力的卖方市场。虽然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但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大大超过了大学毕业生增长,所以就业市场总体能消化大学毕业生。问题在于,一些大学毕业生可能找不到与学历相配的工作,求职时感觉找不到合适工作,所以觉得“就业难”。
离乡,还是回乡?
主持人:瞿会长和荆司长重点讲到面上的新情况,非常有启发性。我们再听一些学校微观层面的情况。在专业发展、户籍选择、经济“钱”景与工作适合等方面,大学毕业生该做出怎样的选择?他们的择业方向、心态方面有什么变化,求职的路该如何走?
张博洋:我是回乡就业的例子。我选择的单位是甘肃省兰州市一家做石油化工设备的企业。记得小时候我父母为了吃水,得凌晨三四点起来,担着担子走三四公里山路把水装回来,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所以我从小就有一个愿望,上了大学学到本事一定要回来,改变我生活的那片土地,改变我周围那些人的生活状况。毕竟能从大西北考到北京读书的学生,也算是比较好的,如果这部分学生不回到西部去,其他地方的学生肯定也不会去西部的。现在国家号召西部大开发,也为我回到西部提供了契机。在北京求学四年之后,自身的能力、综合素质、专业素质都有提高,回到西部的那些岗位上、单位里,相较于其他同事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前景应该比较广阔。
聂文静:我周围的研究生大多不会随便找个工作,不想工作两三年之后再换一个城市,因为积累的人脉就会没有了。我们也想过去基层,研究生不用参加考试,直接通过面试就可以当村官,签3年的合同,享受公务员待遇,之后续签3年。再之后能不能继续留任难说,所以好多人利用前两年时间再考市里的公务员,因为有村官工作经验再考公务员有优势。
李洋:近几年回乡就业者还是比较多的,这些学生还认为回家以后离父母很近,可以孝敬父母,尽孝和工作两不误。个人职业发展是最重要的考量,如果一项工作对于学生来说很有前景,他会非常热衷,对薪酬则不是很关注。原因在于本科生或者硕士生的毕业薪酬差距不大,国企和外企薪酬差距也不大,关注没有太多意义。
薛庆国:我本人就指导研究生,发现学生就业期望值和市场之间往往有一个滞后。教师引导学生调整就业观念很重要。前几年,我带的研究生大部分都留在北京,在今天的就业形势下,我告诉他们:“你的要求、期望要调整。对于冶金专业的学生,去京外的钢铁企业就业其实更好。”如果每个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合理地定位就业方向,学生就业就会更加容易,也会更加愉快,从被迫地选择一个不太满意的岗位,变成觉得这个岗位对自己来说还不错。近几年虽然冶金行业不景气,但是我校毕业生到钢铁冶金行业就业的比例稳定在派遣毕业生总人数的1/4。毕业生的眼睛已经不再只是盯着“北上广”、大型央企、公务员岗位,选择回家乡、到西部、到中小微企业、到农村、到部队等基层岗位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派遣毕业生人数的50%。
文东茅:我们国家长期存在一种“离乡教育”现象,就像歌曲《隐形的翅膀》所唱:“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有风就飞多远吧……”于是外地飞到北京,北京飞到国外。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2013年进行了一次高校毕业生调查,发现在现在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52%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33%在地级市,只有11.2%在县,2.2%在乡镇,1.5%在农村。绝大部分大学生离开家乡到城市去了。三亚特别漂亮吧,但我了解到那里的毕业生也大多想离开三亚,毕业后到广东去打工,觉得在本地就业很没面子。
罗维东:我觉得高校,特别是一般的本科院校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很明确,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端技工型人才,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就很好。老的本科院校,像部属院校,就业也不会有问题,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时候,这些院校的毕业生会调整就业预期,去挤占原来属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就业岗位。真正就业有困难的是那些一般的本科院校。
目前公布高校的离校就业率(截至8月底)是有问题的,这时的就业率只有70%多,会给社会带来恐慌。其实有一大批毕业生是在下半年找到工作的,截至年底的就业率在90%以上,总体来讲,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应该和全社会的就业状况基本吻合。我们现在能维持7%的经济增长率,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高校大众化时代“突然降临”的时候,我们的政府、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在观念上不适应,仍认为进了大学就是精英,应享受1999年之前大学生那种精英待遇,要留北京、进大企业、进国家机关。
倪霞:今年蒙牛一共有约1000名大学生编制,包括100名管理培训生(走上管理岗位,有特殊培训机会),900名左右的生产岗位人员。我自己跟踪校招有八年,过去很多学生看中央企,对户口有想法、期待,现在大部分学生来自城镇以及城镇以上地区,并不必须要求工作在北上广、长三角。今年最明显。很多学生考虑得比较现实、理性,“我回到原来城市就可以”,我们18个销售大区像武汉、天津、成都都可以去,更关注将来在哪成家,在哪购房、所缴社保地、工作地……所以就业工作分配地和学生择业比较均衡。现在的大学生如果在恋爱,会选一个离家近或者恋人有可能长住的城市,将来在那里就业、成家、生活就可以了。这一点在我们企业里没有很大矛盾。
看专业,还是看素质?
主持人: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头连发展,一头连民生。对社会来讲是稳定器,对教育来讲是试金石,对学生来讲是命根子。当前的就业渠道是否畅通,是否做到公平就业?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谋职?
倪霞:管理培训生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比较多,我们公司也是希望更多地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所以我们在招聘大学生时,不论院校、专业、男女性别,所有管理培训生统一进入销售一线,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香港、澳门,进行为期一年的一线实践学习。这期间,公司会分四次对他们进行考核、测评,期满时将结合我们的实际用岗需求和职能模块,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他们的能力,派分新员工到各个岗位上去。
我们用人时80%看素质,20%看能力;测评占40%,面试占60%。素质包括综合分析、综合处理判断和管理意识,能力的权重比较低,因为能力可以后期培养,而素质是大学生本身已拥有的。正因如此,我们对素质好的学生,并不限制他/她是哪个学校、哪个地域的。管理培训生是企业将来的希望,是撑起企业的栋梁之材,所以对于他们的选拔和培养是非常公开、公平的。
王伯庆:据我们对近三届毕业生的跟踪分析,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起薪)增幅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同期增长速度。但是,大学生工作后的三年薪资与起薪相比上涨112%,大大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收入上涨幅度(23.2%)。读大学比不读大学在收入提升上有较大优势。统计显示,女性就业率并不低于男性。现在女生也大规模进入少数过去被男士垄断的行业如计算机行业,她们仍然倾向于在室内工作,可以照顾家庭。所以男女职业准入差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歧视,很多是女性对自己职业和未来幸福、家庭责任的一种选择。
教育部出台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要求所有高校公布就业状况,社会监控所公布信息的真实性,让高考生和家长自己判断选择哪个专业。政府作为就是让这些信息透明,政府不需要去做干预专业调整的事,而是做了该做的事,推动就业信息公开化。大数据很重要,一个学校、一个地区里,哪些行业的职业就业出现什么困难,有什么特点……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将更有助于对大学生就业的精准发力。
薛庆国:北科大每年制作《毕业生就业状况年度白皮书》,把这些数据作为制定招生、培养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比如我们1/4的毕业生到了钢铁冶金行业,河北是钢铁大省,显然对和钢铁相关的这些专业学生需求比较大。所以在招生计划编制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各省对不同领域人才需求来投放相应专业的招生计划。
此外,学校实行了“无门槛”转专业制度,完全放开对学生转专业的限制,除了材料、金融等个别专业外,申请转入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100%满足。“当年招生调剂志愿率、转专业申请转出率、就业率”3个指标是实施专业整改、减少招生、停止招生直至撤销专业的标准。如果招生的时候学生报志愿不想学这个专业,或者一年以后学生了解了这个专业还想转走,毕业时又不好就业,三个指标都不好,这个专业就要停,这是专业调整、预警机制。今年学校就有1个专业被要求整改,1个专业停止招生。而与之不同的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毕业生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决定2014年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中新增设能源与动力、自动化2个本科招生专业。
另外,我认为不必过分强调高校培养的人才要“专业对口”。几年前到日本,日本的大学没有钢铁冶金专业。我很奇怪,日本钢产量那么大,没有专业怎么培养人?后来才搞明白,他们更多是靠进入企业后的二次培训,像学材料、机械的,到钢厂以后再进行二次培训。过分强调大学生“专业对口”其实是有一点问题的,可能导致学生专业面越来越窄、越来越专,就业的适应性变差。
文东茅:大学生就业政策要精准定位。从以往的经验看,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国家新城镇化规划的重点之一是发展中小城市,这为大学生就业拓展了空间。应该引导高等学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在中小城市布局,让优质教育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通过户籍制度、养老保险、轨道交通等改革,增加中小城市就业吸引力。有一个词叫“盈科而进”,水填满一个坑,就会往下一个坑走,现在大城市的“水”已经满了,下一个方向就是地级市、县级市,所以教育政策也要随之发生变革调整:教育指导思想要变,应该鼓励毕业生回到故乡就业,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在家乡建设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要改变高等学校布局结构,有条件的县市要增设高等学校或者分校,引导这些高校通过产学研结合服务当地建设,苏州市每个县和区都有自己的大学,这一经验很值得研究和推广;要改革招生结构,应该允许这些地方高校招收合理比例的本地学生,使这些高校能更好地履行“社区学院”的职责。
荆德刚:社会各界包括教育部门和高校有责任帮助毕业生迈好人生第一步。第一,要拓宽就业渠道,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拓展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的渠道,实施项目带动,组织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就业项目,着力推进毕业生到省会以下城市和县(市)就业,引导毕业生合理分流。第二,要做好就业服务,引导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择业观;加快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高水平就业工作队伍,使就业指导更加贴近学生;充分发挥校园市场主渠道作用,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找到工作。第三,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同时,要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高校设立校级创业资金,为大学生提供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孵化服务,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投资人担任创业导师,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模拟创业、创新创业竞赛等实践活动,加快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绿色通道”。第四,要加强困难帮扶,通过“一对一”帮扶、精准帮扶、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服务,扩大受益面。第五,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要加强政策宣传,切实释放政策红利,利用好手机短信、微信等平台,让每一位毕业生都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第六,要抓好就业反馈,建立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校企合作、校产合作、校地合作”,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