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闻”回放
“请有孩子的妈妈们注意了!近期流行一种疱疹性咽炎,该病传染性极高……”,“疱疹性咽炎的症状甚至比手足口病还要厉害……”,类似上述内容的帖子近日在一些育儿网站和微信圈里流传甚广,引起了不少父母的恐慌。
网传的“疱疹性咽炎”相关情况是否属实?就家长关切,记者采访了首儿所感染科主治医师黄辉。
记者:所谓的“疱疹性咽炎”是怎样的一种病?目前得此病的患儿多吗?
黄辉:“疱疹性咽炎”实为“疱疹性咽峡炎”,它并非新型病毒所致,这种疾病每年都有,发生重症的概率也要小于手足口病,因此,家长大可不必因此恐慌。
的确,北京的疱疹性咽峡炎是处于高发期,国内有些地区也呈现出这一流行趋势。目前,在首儿所感染科就诊的患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和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加起来每天约有200人次左右。
记者:与手足口病相比,此病的症状和病程有何特征?
黄辉:“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在病原学上有关联之处,都可以被一种简称为EV71的肠道病毒引起。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一般是嗓子出现疱疹、孩子进食困难等,和手足口病临床症状最大的区别是手脚不出疹子。大多数患儿病程一周左右可痊愈。如果合并细菌感染还需要服抗生素治疗。
记者:此病的易感人群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什么季节是高发期?
黄辉:在各年龄段的孩子中,5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感染此病。与手足口病一样,此病在每年的夏秋季节多发,之后随季节的变化发病率逐渐降低。由于夏秋季天气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细菌和病毒大量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导致小儿发病。
记者:此病的传染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黄辉:此病虽然有传染性,但目前还没有被列为传染病。一般来说,它是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由于这种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孩子家长可以借鉴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来预防此病,诸如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吃熟食、喝开水等良好生活习惯。
(本报北京6月22日电 本报记者 金振娅 本报通讯员 池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