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21日 星期六

    可与《敦煌遗书》媲美的藏文古籍

    “菩日文献”将揭开千年神秘面纱

    尕玛多吉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21日   01 版)
    “菩日文献”中的《大般若波罗蜜经》。本报记者 尕玛多吉摄

        本报拉萨6月20日电(记者尕玛多吉)继《敦煌文献》之后,国内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藏量最多的藏文古籍文献——“菩日文献”,经藏文古籍研究人员8年的抢救整理,目前已完成写本的编目、整理和电子录入存档等工作,古籍影印、文本资料集也将公开出版发行。

        据了解,“菩日文献”形成于13世纪之前,其中部分文献形成于吐蕃时期(唐代),文献共有150多种、近1.2万页。在西藏,吐蕃时期的文献资料非常稀有,随着20世纪初敦煌文献的发现,人们才对吐蕃晚期至13世纪的文献有所了解。专家认为,在学术研究价值上,“菩日文献”可与《敦煌遗书》媲美,尤其在语言文字、古籍版本鉴定、宗教文化等方面均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菩日文献”的发现者之一、西藏大学藏文古籍研究所研究员西热桑布介绍,经初步编目整理,文献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大致分为宗教和世俗文献两部分,宗教文献包括密宗仪轨和佛教典籍,佛教典籍中有些是初译本;世俗文献包括诗词、赞文、人物传记、书札等,为研究西藏宗教和文化的起源变化与发展历史提供了原始的实物佐证。

        “菩日文献与敦煌文献里佛教典籍的书写及译文十分相似,均为古藏文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西热桑布说,“菩日文献”还首次发现了10世纪左右在西藏流行的民间宗教的典籍和仪轨,这些宗教教派在之前发现的历史文献中鲜有记录,其中价值最高的是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大般若波罗蜜经》初译版本。

        2002年,“菩日文献”在西藏聂拉木县菩日村出土后,西藏大学图书馆于2007年收藏了这批文献。为深入研究“菩日文献”的历史文化价值,目前西藏大学正着手影印本的公开出版发行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藏学研究和交流。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