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21日 星期六

    知行论坛

    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看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深入学习习近平主席访欧期间系列演讲重要精神

    钟欣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21日   05 版)
    2011年9月6日,中国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新华社发

        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的中国,是否会走西方大国走过的“国强必霸”的老路,给世界带来威胁,为国际社会所关注。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发表的系列演讲,从文化传统的影响、实现中国梦的需求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三重视角,阐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与自觉。习近平主席在访德演讲中将这种自信和自觉阐述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习近平主席的访欧演讲,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分析透彻,巧妙驳斥了“中国威胁论”,对于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和看待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有着重要启示。

     

    走和平发展道路,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习近平主席在访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自古以来,“国虽大,好战必亡”“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优秀文化传统,如滴水穿石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行为方式。受此文化基因影响,长期领跑于世界的中国,没有去开疆拓土,而是在追寻着促进各国友好交流之路。如处于当时领先地位的中国汉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推进了东西方的互利合作。又如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国家的中国唐朝,通使交好国家多达70多个,在首都长安的各国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东西方文化交流非常活跃。再如国力强盛的中国明朝,派出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占一寸土地,却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国家的友好关系。这些都表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国、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历史上也“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正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近代以来,工业革命把人类推向了“蒸汽时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起统治地位,世界由此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原本走在世界第一方阵中的中国也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受尽了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强国的侵略,并且几乎都以战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近代以来战火频频、兵燹不断的悲惨历史“给中国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中国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气一样,就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一样。”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除受文化基因的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中国人民对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记忆犹新,尤其珍惜今天的生活”,“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走和平发展道路,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既受到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又与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追求的发展目标密切相关。想了解中国为什么会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对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实现发展目标的条件有着正确的认知。

     

        历经古代辉煌、近代沉沦的中华民族,对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有着深切的渴望。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国民收入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当今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有了这个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有人担心中国会走西方大国走过的“国强必霸”的老路子,还有人甚至提出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之所以有这种担心和想法,除有偏见外,还在于国际上某些人对中国的现实发展水平及实现发展目标的条件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虽已升至世界第二,但用13亿多人口去除,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第八十位左右,有2亿多人口还生活在世界银行规定标准的贫困线以下,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这个起点出发到实现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需要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没有和平,建设和发展就无从谈起。对此,习近平主席阐明:“中国要聚精会神搞建设,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一个是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为给本国建设创造持久和平的外部环境,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倡导建立“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努力构建“真、实、亲、诚”的新型中非关系,全面建立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等等;全方位推动世界和平。为了实现梦想,中国需要和平,“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中国人民对实现发展目标条件的基本认识。

     

    走和平发展道路,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顺应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习近平主席强调,“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革使和平与发展的大势更加稳固。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世界多极化发展进程加深了国际间的合作。伴随旧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多个发展中心逐渐形成,世界进入了如法、英前任领导人所说的“相对大国时代”。在这个世界多极化进程加深的时代,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就变得非常重要,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停滞,要合作、不要对抗,也正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二是经济全球化趋使国家间的利益依存程度空前加深。随着商品、技术、信息、货币、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更趋频繁,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经济依存度增强,各国在经济交往中“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损人利己、我赢你输已不是相处之道,互利共赢才是大势使然。三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粮食不足、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异常、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经济危机等诸多全球性难题。应对这种难题,光靠某国单打独斗已解决不了,只有各国携手合作,方能“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享一个世界。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联系更加紧密的大势面前,那种你兴我衰、你得我失的“零和”观念已不合时宜,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时代潮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正是顺应这个潮流的产物。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还能走得通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所以,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钟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