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9日 星期四

    十年·两岸·“父子情”

    ——记工行上海普陀支行客户经理朱捷

    作者:曹继军 颜维琦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9日 10版)

        “杨伯伯,杨伯伯!”“小朱,我没事,你快去上班吧。”每天早晨,朱捷下楼走过一楼房间的窗口前,都会大声招呼一声,杨银岳则准时趴在窗口,开心地答应,看着朱捷的背影慢慢消失。

     

        傍晚,朱捷快要下班回家了,杨银岳一定会在窗台等着。“累了吧,快上去吃饭!”看着朱捷上楼,再等着朱捷端着菜下来,然后两人聊天。这年,杨银岳82岁,一楼的房子是朱捷为了照料方便专门租下的,平常请人洒扫,周末朱捷会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不知情的人以为是家中至亲,却不知年轻人与老人并无血缘关系。

     

        一个是台湾老兵,一个是年轻的内地银行职员,因为一笔业务结下不解之缘,成了忘年交。这一交,就是10年。老人家境富裕时,要收年轻人为义子,被婉拒;他身无分文后,年轻人却毅然承担起了他的养老重任,如儿女般陪伴他人生的最后一程。一段跨越海峡的“父子情”,至今仍在黄浦江畔传诵。

     

    大堂经理成了朋友

     

        2002年,朱捷30岁,在工行上海普陀支行的曹杨新村第二支行当大堂经理。凭着一副热心肠,他利用业余时间当起“老娘舅”,为刚从台湾来沪的杨银岳夫妇俩解决了一笔涉及亲属矛盾的汇款业务。

     

        熟悉朱捷的人都知道,他对人特别热心,特别是对老人,曹杨新村第二支行坐落在老居民区,客户群中60%以上是上了岁数的老人,朱捷对他们就像对待自己家里的长辈。老人们踏进网点,朱捷总会主动迎上前去,问清业务需要,帮忙取号排队,常来常往的老年客户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小朱”,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小朱”。

     

        刚来上海定居的杨银岳和老伴也被小朱打动了。两位老人虽有一双儿女,但由于家庭问题失联多年。热心的朱捷让老人感到格外亲切,有事没事就喜欢到网点来,哪怕不办理业务,坐在旁边看着朱捷忙碌,得空和朱捷聊聊天。朱捷在协助老人处理各种银行业务之外,也开始留心他们的生活。

     

        那一年,杨银岳72岁。由于患有糖尿病,一直要打胰岛素,每次外出打针前前后后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朱捷知道后,利用在部队当过卫生兵的优势,每周都要到老人家里为他打针,再为二老按摩。

     

        时间长了,两位老人对朱捷万般依赖,不止一次提出:“做我们干儿子吧。”朱捷每每婉拒:“最怕被人闲言碎语,我才不要被人家说成贪图你的财产呢,君子之交淡如水。”同样都当过兵,杨银岳特别爱和朱捷聊天,每次电话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在朱捷心中,他不仅是一名需要服务的客户,更是一位需要关爱的老人。在老人心中,朱捷不只是一个工行的大堂经理,更是值得信赖的小友。

     

    一句承诺一份责任

     

        落叶归根是所有台湾退伍老兵的共同心愿。2005年,二老卖掉房子回浙江宁波慈溪老家定居。因为不放心老人,2007年、2008年朱捷两次前去探望,看到老人生活安静太平,朱捷才放了心。不曾想,2009年,几次拨打老人电话,总是找不到人,朱捷开始担心起来。

     

        就在朱捷准备动身去慈溪看望老人的几天前,朱捷突然接到杨银岳的电话:“我回上海了,活不下去了。”听到老人颤抖的声音,朱捷当天就赶到老人在浦东租住的房子,才知道老人迭逢变故,丧偶、被诈骗……多年积蓄所剩无几。眼见老人晚景凄凉,一个人生活十分不便,朱捷提出:“要不住我那边去吧,离得近好照顾。”“好。”老人一点儿没犹豫。

     

        可自家住6楼,老人爬楼太费力,唯一的办法是在附近借套房子。正巧底楼有房出租,朱捷找到房东。房东不解也不愿:“别人躲都来不及,你却弄个‘爹’回来。万一老人出事儿,谁负责?”可最终,他还是被朱捷的善举打动,把房子租给了他。

     

        为了让老人住得舒服,朱捷拿出3万多元装修房子,买了电器家具。此后每个月的房租、老人的生活费,都是他提供。他还用给自己孩子准备的教育基金给老人买了一份养老基金。“到底为杨伯伯用了多少钱我也记不清了,反正钱拿出去了就没想拿回来。”朱捷说。

     

        2012年8月26日,83岁的杨银岳安静辞世。由于无法找到老人的亲属,朱捷全力承担了老人的后事。火化当天,朱捷按照习俗,像儿子一样捧着老人的照片。

     

        老人过世后,朱捷辗转联系到了老人在台湾的老友徐明。徐老料理完好友后事回台之后,按捺不住激动,写了一封表扬信寄到工行上海分行,这段流淌10年、跨越海峡的“父子情”才为世人所知。

     

        朱捷告诉记者,他做这些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妈妈总跟我说,要照顾就照顾到位,要有责任心。善良的妻子和孩子也支持我,和我一起照顾老人。”朱捷家中,至今保留着一张与杨银岳老人的合影和一本老人郑重托付珍藏了60年的同学录。“我们以前是客户,后来是朋友,再后来是亲人。以前觉得是做好事,现在觉得是小事儿。就是平凡的人做了些平凡的事,我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就是互相信任、和善交往。”朱捷说,“欣慰的是,这份责任我承担了,也做到了。”

     

        短评

     

    守护内心道义之光

     

    颜维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说来容易,做来不易。从最初的业务结缘、真心服务,到最后陪老人走完最后一程,衍生成跨越海峡的一段父子情,朱捷用10年完成了一个动人的凡人善举。

     

        在他的故事广为人知之后,很多人不理解:是什么让他作出这样的选择?又是什么让他为这样的选择付出10年的坚持?朱捷的回答简单、质朴却又有力:“我做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只是觉得有责任这样做。”

     

        责任,这是朱捷常常提起的词。父母从来都要求他,人生一世,首先是做人,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朱捷把这笔珍贵的家风财富带到了工作中、生活中,带给了他遇见的每一个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真心和信赖,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互助与关怀。他用责任守护内心道义之光,他让真诚大爱跨越海峡,跨越时空。(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