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8日 星期三

    丝路遗珍·丝路精神

    一段写在大地上的历史

    ——新安汉函谷关见闻

    作者:刘先琴 李易衡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8日 09版)
    汉函谷关关楼东部 资料图片

        “那儿,就是俺们的土长城。”家住河南新安县城关镇的杨老伯这样告诉记者,“丝绸之路的第一道坎儿嘛,谁都知道。”老伯口中的“土长城”指的便是眼前的汉函谷关。由洛阳出发,沿310国道西行20公里,就看到了这座两千年前的宏伟建筑。未近关门,延绵的城墙已映入眼帘,中央两层城楼上,是茅棚状石屋,下层的拱形门洞贯通东西交通,南北两侧的土丘,就是传说中的“鸡鸣台”和“望气台”。一条黄土路贯穿城墙之下,直指天边。虽然周遭少有人迹,荒草迷离,但夕阳下的汉函谷关依然威严壮观。

        始建于公元前114年的汉函谷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关塞,也是丝绸之路自洛阳起点西行必经的第一关。据《水经注》载,汉关初建时仿照秦关形制,关楼高耸,两侧鸡鸣、望气二台相对而立,左右关塞横亘,南贯洛水,连接宜阳散关,北越丘陵,直抵滔滔黄河,宛若绵延百里的长城,规模宏大,气势甚为壮观。唐宋之后,汉关渐渐失去防御的功用而被冷落,并历经战乱破坏和风雨侵蚀。为了恢复雄关昔日的风貌,历代多有修葺。据《新安县志》载,最后一次大型修复在1923年。修复后的关楼高83米,分上中下三层。顶部为四角亭阁,飞檐画栋,高耸云天。中部为方形阁楼,襟怀涧水,臂倚青山。楼中的十字通道各有一门,皆有楹联镶嵌。底部为城门,城垛错落,巍巍壮观。城楼正中有一拱形门洞,宽约四米,可供东西交通之用。遗憾的是,重修的关城在1958年“大炼钢铁”中被严重毁坏,如今只有下边两层尚存。

        2007年10月11日,新安汉函谷关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列入丝绸之路捆绑项目申遗预备名单。为了保护汉函谷关遗址安全,做好汉函谷关申遗工作,根据申遗的有关要求和汉函谷关保护规划,2008年4月,新安县成立了函谷关周边整治指挥部,开始对遗址周边环境进行治理。

        “自打维护工作开始,省市县文物局长都带着工作组,把这里当成现场办公室了。”新安县汉函谷关保护管理所的王洪超告诉记者,“我们每次来都蹲在墙头看,爬到城墙上视察,烈日当头,个个都晒得通红,像我们的局长一样。”他口中的“我们局长”,是新安县文物局副局长王欣。

        “其实,我们的工作与政府支持群众拥护是分不开的”,王欣介绍,为了做好发掘保护,县财政投入5000多万元,中央拨款2000多万元对汉函谷关本体进行了加固,修缮和维护,对其周围的住户实施拆迁异地安置,对遗址内进行树木移植,垃圾清运,通信线路迁移及河道清淤,并将汉函谷关保护区域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维护。考古方面,自2008年至今,有关部门先后对汉函谷关遗址进行了三次文物勘探调查工作,钻探面积13.9万平方米。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325平方米,基本明确了汉函谷关遗址的关防体系,并明确了关城南墙和东墙位置。2013年,关城东墙考古发掘项目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丝路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这种开放包容互相学习的品格,我们应该薪火相传。对新安来说,这种精神的标志就是汉函谷关。”王欣说,“保护好丝绸之路,让后人们去感悟、去缅怀、去学习和传承丝路精神,是我们文物局该做的事情。”下一步,当地将以汉函谷关申遗为契机,在遗址周边建成汉关古城文化产业园,作为丝绸之路申遗和文化展示的延伸和补充,一方面也可解决遗址周边的民生问题。

        站立关门之下,贯通东西的黄土大道上,深深浅浅的痕迹依稀可见,王欣告诉我们,这是当年古丝绸之路上来回行走压出的车辙印。可以想象当年由洛阳去往长安的商队驼铃欢唱,碧眼金发的异域商人,已经将从西域带来的香料果种销售一空,满载绫罗绸缎、茶叶瓷器返回家乡……(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李易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