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中法建交50周年,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与法国8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大师与大师——徐悲鸿与法国学院大家作品联展”日前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
求学巴黎
探索中国美术现代之路
提到徐悲鸿,首先想到的是他画的奔马。马在徐悲鸿的创作中占据着特殊地位。他不勾实轮廓,而是在马背、马肚、马腿、马脖处以大块灰墨摆出体态,虚实相生,意到笔随;在马鬃、马尾处扫出飞白,飘逸自如,传达出力量、勇气和自由。
徐悲鸿对马的喜好,正是在法国求学期间找到了写实主义表现手法及象征性的灵感源泉。在那里,他曾经绘制过上百幅关于马的素描,钻研到最微小的解剖学细节。20世纪初,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批中国有识之士远渡法国,这批留法艺术家在法国探索艺术之路的经历,也正是中国美术走向现代这个探索过程的真实写照。
走进展厅,清晰直观的巴黎市区图带领观众来到塞纳河畔,卢浮宫、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大小皇宫以及1933年徐悲鸿展览举办地网球场美术馆被橙色的字体一一标示出来,徐悲鸿青年时期曾经学习游历的卓越历程一目了然。展览首度将徐悲鸿及法国学院大家们的绘画作品同期展出,123件作品囊括了徐悲鸿留学法国期间四位法国导师的重要代表作,呈现出弗朗索瓦·弗拉孟、帕斯卡·达仰-布弗莱、费尔南德·柯罗蒙、保罗·阿尔伯特·贝纳尔四位法国导师对徐悲鸿的深远影响。
法国最负盛名的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与卢浮宫相视而立,这座艺术与美的殿堂是镇守传统的“堡垒”。19世纪以来,大卫和安格尔订立了法国学院绘画的规则:素描重于色彩,历史题材绘画凌驾于一切其他类别。年轻的徐悲鸿通过了极为严格的入学考试,成为美院精英中的一员,他能够驾驭从素描到油画的所有技法。徐悲鸿旅欧求学八年期间,还遍访了欧洲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收藏,潜心观赏和学习西方绘画的技法。短短的几年时间,他不仅掌握了西方绘画的精髓,还将西方的美学和绘画的技法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对传统的中国绘画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对话”中西
“西方画之可采者融之”
在展厅,观众可以扫描世界艺术馆的微信识别码来获取展品的信息。西方厅主要介绍了徐悲鸿选择其绘画参照范本时所处的特殊艺术环境,而东方厅则将他的代表作与法国导师们的作品进行了对照。“无论是法方作品还是中方作品,选择的标准都是双方能够在这个空间里‘对话’。”展览的中方策展人、徐悲鸿之子徐庆平说,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大家看到早年法国对中国艺术的影响,看到中西方艺术的异同。
这里的“对话”无处不在。图片中老师贝纳尔为巴黎市政厅完成的天顶画创作有着托寓、梦幻和装饰性的构思,这让徐悲鸿钦慕不已,在徐悲鸿后来创作的《田横五百士》中,就体现出了巨幅装饰画的特征;而老师达仰的名作《赐福的面包》被徐悲鸿称为“写实主义入理想界的开山之作”,画面中弥撒临近结束,身着红衣的唱诗班孩子来到信徒身边,分发小块点心的片刻被达仰捕捉。他聚焦的是那些虔诚的教徒,写实主义在此建立了和观画者的情感交流,绘画中的写意精神让徐悲鸿佩服。
“西方画之可采者融之”在徐悲鸿的作品中也得以淋漓展现。大写意动物画中对形体的精深了解和游刃有余的写物造型能力,使他一反历代名家无不采用的工细手法。风雨中高啼的雄鸡、负伤不失尊严的怒狮、逆风拼搏的麻雀,无一不是画家寄希望、写自由的对象。《夜色》《喜马拉雅山》均突破了中国画中不表现光的传统,《漓江春雨》则以大泼墨的手法,将皴擦全部摒弃,融化了轮廓线,以笔墨的丰美,产生了与印象派异曲同工之妙。《船夫》《愚公移山》更是新颖独特,徐悲鸿把裸体人物引入传统绘画,特别是在极难驾驭的生宣纸上画出处于大角度透视下的成群裸体人物更是中国画史上的空前之作。
承前启后
堪称“中国近现代美术之父”
细细品味,法国19世纪写实主义绘画大师高超的绘画技艺,让我们仿佛能够体会当年徐悲鸿在异乡求学的艰辛与强烈的文化冲击,而徐悲鸿浓淡相宜的笔墨、明暗、造型、透视的完美结合,则让我们感受到他博采众长,吸纳升华中国传统绘画的心路历程。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展的法方作品均为首次来到中国展出。作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的领军人物,安格尔的一幅《罗马法尔内西纳别墅的墨丘利》也在展览中出现。“安格尔可以说是徐悲鸿‘老师的老师’,此前他的作品从未在中国展出过。”中华世纪坛策展部艺术总监顾训铭介绍。
徐悲鸿的绘画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任北大画法研究导师期间,他发表了《中国画改良论》,提出近代国画的洗旧革新,又以数年之功精研西方美术的传统与现状,是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典范。他的画中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寓意深远。大量描绘劳苦大众的作品,又充满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关爱。而他所建立的教育体系更是对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影响深远,堪称“中国近现代美术之父”,为中国美术发展方向注入了新的生机。
徐悲鸿,这位20世纪伟大的绘画大家,同时也是中国美术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宗师。今天仍然在对传统绘画的前景和发展感到迷茫的人们,应该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勇气,并在如何对待传承和创造这个永恒的话题上受到启发。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8月3日。(本报记者 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