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5日 星期日

    只疑鸥鹭天外来

    彭璋庆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15日   11 版)
    只疑鸥鹭天外来(摄影) 彭璋庆

        1982年9月,我作为光明日报的摄影记者,到呼和浩特市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做报道,其中拍摄的朝鲜族运动员表演荡秋千的照片《只疑鸥鹭天外来》,在1983年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八千余张照片参赛的“第二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评选中,获得彩色作品金牌奖。作品发表后受到广泛好评,有66种报刊、画册、专业书籍刊用、评论,在多项国际、国内摄影艺术展览中展出。2005年6月,这件作品还入选“20世纪华人摄影经典作品”。

        体育摄影界同行称这张照片是摄影师表现荡秋千这项体育运动的一个创新。更有香港知名沙龙影友把它推向“神秘”,在《新晚报》著文题为:鸥鹭天外来,作品添神秘。并称不单是自己,作为醉心摄影的朋友,到中国摄影展览参观的观众,都希望知道照片怎能达到这个效果。

        其实这张照片的拍摄,是我在体育摄影工作中,学习、借鉴和大胆创新的一次实践;是充分利用环境和气氛发挥想象力并利用摄影新技术拍摄并取得较好成效的一个范例。

        荡秋千是一项培养勇敢精神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我没有采用过去常见的把人“固定”在空中,着意表现荡得高与惊险的拍摄方法。因为我在荡秋千表演现场看到运动员在荡绳上急速来去的矫健身影、裙衫飞舞的欢乐愉快情绪、既惊险又优美的瞬间,十分动人。因此我为了“出新”,就使用两次弧形追随曝光的方法拍摄,突出表现飞动情景。我选取深暗的看台为背景,利用了适当的侧逆光,既勾勒出运动员的身姿,又增加了洁白长裙的层次和明快感,更加突出主体人物。同时背景中受光的彩旗、民族服装被拉成斜线和斑块光影,造成强烈的动势,使整个画面有虚有实,静中有动,表现了这项运动的速度和健美。虽然这次拍摄(黑白照片)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但略显单调,因为要抢时间发稿,作为一组体育新闻图片报道中的一张发回报社,很快就刊发了。我再回到赛场荡架旁,以摄影艺术创作的心态观察运动员的表演。我看到荡架上荡去的身影似未消失,而荡回的身影又将至,这样的生动情景给我以启发,我想使用两次曝光的方法,把两人形拍在同一底片上加以表现,当运动员荡到预想的高度时曝光两次,结果这次拍摄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两次曝光使大部分人体重叠而保持适当的距离的影像,表现出人在飞动中“从天而降”的意境和新奇的形态美,使整个画面充满人在飞舞气氛中的欢快感,增加了联想的空间和艺术感染力。

        拍摄这张照片已经过去31年了,当年追求摄影的创新,并取得较好成效的这段经历,使我永远铭记。“创新意识”成就了照片中的“神秘”、不可思议的效果,而这也正是《只疑鸥鹭天外来》这幅摄影作品的魅力所在。

        现在照相机特别是手机摄影发展很快,使得摄影更加普及,设备更加先进,操作简单、省事,拍照成为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不太容易做到的是按快门前的构思,它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比拍摄更重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