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下午,北京京西宾馆,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各学部专题性学术报告会,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分会场。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施蕴渝院士刚作完《非编码RNA——生命科学新的前沿》报告,提问的院士争先恐后。
非编码RNA的研究是世界性的前沿领域,各国科学家都将其列为生命研究领域的重点方向。来自北京大学的程和平院士想到了一个问题:我国科学家曾发现外源性RNA可能会进入人体,对生命过程产生影响。这一结果虽然有很大争议,但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研究,国内科学家反而研究得很少。正是因为有争议,才更需要“同行科学家都予以关注,共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前主任陈宜瑜马上回答:“我们已经关注到这一情况,自然科学基金委几年前就将这一项目列入非共识项目予以资助。”
介绍、建议、探讨,甚至争论和质疑……院士们的学术报告是每次院士大会的“重头戏”。在这里,没有什么学术权威——院士们开诚布公,介绍自己工作的进展、碰撞思想的火花。
《铁基超导研究》《非编码RNA研究》……来自院士们的报告精彩纷呈,记者集萃了一些报告内容和摘要,与读者分享。
中国科技大学施蕴渝院士表示,原来人们认为,RNA在生命的遗传过程中只起到“复制模板”的作用,是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桥梁。但是,大部分RNA都不是“桥梁”,这些RNA被称为非编码RNA。施蕴渝介绍,“物种间最主要的差别是非编码RNA”,“大量疾病相关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域”,甚至让科学家重新审视生命的起源。看到这样的发展趋势,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部署了一项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RNA研究”。施蕴渝介绍,在她和陈润生院士、王恩多院士、屈良鹄教授的牵头下,凝聚了一批中青年科学家,总结出RNA信息学、非编码RNA与医学、非编码RNA与农学等7个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的专业是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他在报告中介绍,仅靠光学系统无法实现量子信息处理升级。要突破这一技术瓶颈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利用量子中继器,可以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以及可升级的量子计算、量子模拟和精密测量。二是通过卫星中转进行自由空间单光子传输,以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本报记者 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