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举行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要求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这表明,针对户籍改革这项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将加快出台新的改革举措。毋庸置疑,此次表态让不少人深感欣慰。
长期以来,针对户籍改革的讨论此起彼伏,其中不乏质疑之声。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让大量的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权益,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命题。可以说,推进人的城镇化重要的环节在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已成为改革的“硬骨头”。
事实上,近年来在户改方面的动作并不少。2013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各地也在积极想办法、出新招,破解户籍限制难题。北京、上海、南京等不少城市从居住证制度入手,对居住证进行“积分制”管理,逐步推行居住证和户籍的对接。然而,到目前为止,改革进展似乎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希冀,有些改革举措推出时期望值很高,但实际推行却面临种种问题。以一度颇受关注的居住证制度为例,外来人口对此的热情正渐渐淡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居住证制度涉及的人口太少,与不断涌入的城市外来人口相比,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一张户口纸上承载太多附加值,让人们趋之若鹜。自1958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以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户籍已经从最初登记人口的简单工具,变成了现如今不同份额的社会福利的重要载体。从1978年到2013年,中国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3.7%。但有学者认为,如果按照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5%-36%,大约有1.6亿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
户籍改革的关键是实现居住在同一地方的居民权利平等,这就需要制定合理的法律,实施居民户口自动登记制度。在行政区域内,自动授予达到一定条件的外来人口以本地居民权利,从而在本地行使国家赋予的全部居民权利。这也是户籍制度改革所应追求的理想制度安排。
从实际角度看,户籍制度的背后是与之挂钩的公共服务、社会资源等,而目前我国城乡、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差较大。正因为此,如果仅仅是简单的放开,就可能出现大量人口短期内向优势资源城市聚集,最终造成已满负荷运转的少数大城市无法承载。户籍制度的矛盾,从根本上说还是公共服务资源不均衡的矛盾。因此,要真正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也需对症施策,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更多的人在中小城市,甚至在农村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活保障。
户籍制度真正的作用是人口登记制度,这个制度的合理性从民间到官方其实并不缺乏共识。对于公众尤其是流动人口来说,他们迫切希望看到尽快将户口和福利松绑,把跟户口相挂钩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等与户籍慢慢脱钩。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绝非一时之功。还有很多难题要解,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调整。一张户口背后涉及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改革,涉及医保参保补贴制度的调整,也涉及义务教育资金投入的变化……每一项都不可能轻易解决。但是,不能因为难就怕改、不改。无论是从广大百姓的愿望出发,还是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角度考虑,相关改革都需要加速推进。通过改革打破户籍制度藩篱,让基本公共服务更广泛更均等地覆盖,让人才更自由顺畅地流动,是经济社会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