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

    汉冶萍档案的现状与整理研究的价值

    周积明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11日   14 版)

        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组成,是中国及亚洲最早、最大的用新式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钢铁煤联营企业。早在清末,《户部复奏湖北铁厂招商承办折》便指出:“湖北铁政一厂为中国制造之权舆,亦为外人观听之所系。”极为精练地概括了汉冶萍公司在开创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及代表中国形象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汉冶萍公司虽已不复存在,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百年的经营过程中,汉冶萍公司保留下大量档案。这些档案是汉冶萍公司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然而,由于汉冶萍公司分散在三地(汉阳、大冶、萍乡)经营,抗战时期又大规模搬迁,以致档案分散于武汉、黄石、萍乡、上海、重庆、广西等地,还有部分档案流散于中国台湾、日本与欧洲,这种分散状态极不便于汉冶萍档案的研究利用。新中国成立以来,虽有汉冶萍公司部分档案资料的整理出版,但这些档案资料汇编,或者是局限于某一方面(如汉冶萍与日本、盛宣怀与汉冶萍),或仅以一个地区的档案为来源(如湖北省档案馆所编《汉冶萍档案史料选编》),有的档案资料汇编集在选编时,因为经验不足,未留下档案信息,即案宗与文件号,因此,不便于规范利用。各个档案馆所藏档案,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只有卷宗目录亦即二级目录,没有文件目录,无法充分加以利用;卷宗内的文件存在混乱现象,一些与卷宗目录无关的文件亦夹杂于内。对汉冶萍档案加以系统整理可谓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更为令人忧虑的是,汉冶萍公司最早的档案迄今已有百年,其状况不容乐观,很多档案损坏严重。如湖北省档案馆馆藏汉冶萍公司档案中,已有1709卷档案(占总卷数的25.7%),出现了严重破损、笔迹脱落和褪色等,急需抢救修复。

        在研究方面,民国以来,尽管已有不少成果问世,但是,这些研究在时段上相对集中于1925年以前,对1925年以后的汉冶萍少有涉及,对于抗战时期汉阳铁厂搬迁到重庆后成立的钢迁会,更是未加关注。在方法上,基本沿用脉络化的传统思路,缺乏新的理论眼光和对档案的新的解读。因此,汉冶萍公司的研究,尚有诸多有待深入探究的学术空白亟待填补。尤为重要的是,以往的研究,都是在汉冶萍公司的档案尚未系统整理的情况下完成的。因此,汉冶萍公司的深入研究,急切期待着其档案的全方位整理。

        “汉冶萍公司档案文书的整理与研究”是我国浩大的近现代档案史料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目标是:对分散于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汉冶萍公司档案进行搜集、汇总,经过整理、编目和选编出版,使汉冶萍档案能够为学术界便捷使用。与此同时,通过构建国际学术合作的平台,从不同角度对汉冶萍档案展开专题性研究。

        “汉冶萍公司档案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其价值意义十分丰富。它是对近代工业文化的深度发掘,也是保存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尤其是关于工业文明的记忆。它将为学术界呈现汉冶萍公司较为全面完整的第一手研究史料,从而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精细度上,推进关于汉冶萍公司以及中国近代工业文化的新的研究,又以其历程以及档案文献的唯一性、独特性,为世界记忆贡献中国文本。

        一年多来,课题组围绕“汉冶萍公司档案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目前,已基本掌握国内汉冶萍档案的基本分布情况与分散在日本、中国台湾的汉冶萍档案信息。同时,编印了《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史料》第一编十册附索引一册(收录226种报刊、1312篇文献);搜集了与汉冶萍有关的电子文献数据多种;选印了《中国十大矿厂调查记》《湖北、江西矿务档》《晚清矿务大事记》等资料;初步整理了汉冶萍研究论著目录第一编(期刊论文、学位论文、著作)。一个国际性的合作研究团队也业已形成。可以预期,随着这一项目的更深入推进,汉冶萍档案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将不断产生新的成绩。

        (作者系湖北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