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

    六十载沧桑史,三代人邻里情

    ——评广播连续剧《长沙人家》

    龚政文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11日   05 版)

        对于当下的中国城市来说,急速变化的脚步让许多传统、美好的东西渐行渐远。其中特别明显的一是历史记忆,二是邻里情感。就前者而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不断的翻旧为新,已经让不少城市面目全非,城市的格局被重组,城市的记忆被打断。不要说几十年前的人找不到北,就是离开个三五年,再见时也有恍若隔世之感。当然对此我们很难做出简单的是非判断,它纠结着现代化与老传统、开化与保护、进步与守旧等多重矛盾。就后者来说,持续的拆迁,居住方式的改变,让过去办公居住合一的“单位”越来越少,几十年比邻而居的街坊也风流云散了,代之而起的是各种楼盘组成的社区。社区是天南地北的聚合体,典型的陌生人社会,即使是对门,也可能从来不通姓名,老死不相往来,更谈不上亲如一家的邻里情了。

        湖南广播电视台金鹰955电台播出的12集广播剧《长沙人家》,就是一部在这样的背景下,记录并呼唤城市的历史记忆和邻里情感的作品。它以一条老街三户人家的三代生活为载体,展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市井社会的长沙的多个侧面,呈现了流动而亲切的长沙记忆。在街道、建筑方面,有北正街、坡子街、中山路百货大楼、南门口、蝴蝶大厦、三角花园等;在市井民俗方面,有臭豆腐、童谣、牙粉、湘剧、长沙弹词等;在流行风尚方面,有五十年代的《志愿军战歌》和《社会主义好》、六十年代的“文革”和知青上山下乡、七十年代末的摆地摊、八十年代的喇叭裤和南门口夜市、九十年代的歌厅文化、新世纪以后的湖南卫视和“超女”现象等。全剧既肯定长沙的发展变化,又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留恋。

        邻里情感更是作者苦心经营的重点。王云成和邱云霞、华阳和聂维玉、老吴和于细芳,老一代的三对夫妻自解放初就在中山路百货公司上班,在北正街吴家公馆生活,彼此之间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多样的个性禀赋,还有因出身、职位、思想认识不同而带来的诸多矛盾,但他们都有传统中国人一颗善良仁厚的心。他们磕磕碰碰几十年,有真诚关心,也有小算盘;有各种误会,也有冰释前嫌;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没有恶斗,没有分崩离析。他们的后一代经历了“文革”的磨难和七八十年代的“人艰不拆”,分分合合,恩恩怨怨,维系着小院子传承的那份情感和友谊。这样的邻里生活虽然基本上不可能再现,但值得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这样的邻里情感虽然并不是完美无瑕,但在越来越陌生化、功利化的当下,将越来越显现它弥足珍贵的价值。

        在艺术追求方面,《长沙人家》继承了《茶馆》开创的传统,用小人物命运反映大时代变迁,以小场景矛盾聚焦大世界风云。剧中三个家庭三代人物都不是什么大角色,也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他们身上折射了共和国从长沙和平解放到新世纪头十年这六十多年的历史变迁,举凡抗美援朝、公私合营、思想改造、蒋介石“反攻大陆”、“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思想解放、全民经商、台胞回归、旧城改造等共和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几乎都有体现。这些重大事件的体现,并不是外在的、生硬的,而是融入到每个剧中人的经历和命运中,集中到百货公司和吴家公馆这两个主要的戏剧场景中,呈现出鲜明的长沙特色。这种家国同构、人与时代合体的创作路数,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功底和创作雄心,也使全剧产生了极大的戏剧张力。在二度创作方面,该剧十分注意环境氛围营造,演播者对角色把握到位,处理细腻,让我们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老长沙,沉浸到剧中人的生活场景与情感世界。

        尽管与《茶馆》《四世同堂》《芙蓉镇》《乔家大院》这些同类型名著相比,《长沙人家》在细节的展开、情感的铺陈等方面,还让人不太满足,但它终究不失为一部带有经典意味的优秀作品。(作者为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