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

    寻求中华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

    ——“家风家教大家谈”征文活动综述

    韩寒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11日   02 版)

        2014年春节期间,“家风”成了最热的公众议题。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家风是什么”的栏目里,通过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作家莫言等人的回忆,国人心中关于日常生活最富于礼教意义的部分被激活。

     

        2月17日,光明日报社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开展“家风家教大家谈”有奖征文活动。征文消息当晚在《新闻联播》播发,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迅即转载。短短几日,征稿邮箱就收到来自全国的征文近900篇。

     

    一场对“家风”“家教”内涵的有益探讨

     

        “作为社会细胞,家庭绝非仅仅是社会组织的开端,更是社会文明教养、德行培育和文化传承的第一驿站。故此,家教、家风、家学才具有优先、初始、前提预制的特殊文明暨文化意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在其《也说家教家风》一文中,这样界定家风和家教的意义。

     

        南京大学历史系讲师武黎嵩在《家风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一文中指出:“家风”是家族的共识性道德观念,可概括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

     

        本次征文一等奖获得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的《寻求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一文谈道,“民族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离不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必须既能够包含大家公认的价值,又能够承接我们自己的悠久传统。”

     

    一次对“家风”“家教”故事的集体回忆

     

        在《拉锯推磨与我的“长征”》一文中,摄影家焦波回忆了他的成长故事:“记得爹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当木匠必须拉三年大锯,不是说三年才能学好,是让你在三年里磨磨性子,让你懂得一个道理,大锯要一锯一锯地拉,路要一步一步地走,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娘也说过类似的话,有关推磨的事。她说她在推磨时,啥也没想,反正抱着磨棍使劲往前走,走一步不就少一步吗!”长大后,爹娘讲的这番话鼓励他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的勤学苦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于年幼的我们来说,既构成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又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

     

        在《家风家教是我一生的功课》一文中,南怀瑾之子南一鹏回忆了父亲对自己的教导,“人贵自立。以他老人家为例,从不愿意接受子女的回报,也从不要求子女参与他的工作。”

     

        在征集来的5000多篇文章中,多数都是作者对自己在“家风”“家教”中熏陶成长故事的温馨回忆。

     

    一次对“家风”“家教”文化的集中展示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马市边防战士毕仕举,出生于哀牢深山彝族地区。在他的家乡,“火塘”前是族人交流感情、传承记忆的重要场所,他从“火塘”获知了优秀族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也鼓励他走出深山,成了一名军人。

     

        在《渭北“耕读第”》一文中,甘肃省甘谷县扶贫办工作人员王琪介绍了渭北家风:不管生活多么贫穷,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刻着“耕读第”三个字,只为传达一种心声,表达一种农桑人家对知识的朴素追求和当地家教文化的积淀。

     

        “我希望,对于家风家教的探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征文活动结束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一个让国人建立文化自信和道德自信,为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作出独特贡献的新的起点。”贺晓明在“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上说。(本报记者 韩寒)

     

    “家风家教大家谈”获奖作品名单

     

        一等奖

     

        《也说家教家风》 

     

        万俊人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伦理学会会长)

     

        《寻求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二等奖

     

        《家风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武黎嵩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没有好家教就无好家风》 

     

        杨春光 (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

     

        《家风乃吾国之民风》 

     

        鲍鹏山 (文化学者)

     

        《从家训到乡约的中国式道德传承》 

     

        郝耀华 (新华社高级编辑)

     

        《优良家风与大学精神一脉相传》 

     

        郭广银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

     

        三等奖

     

        《优良传统通过家风代代延续》 

     

        李汉秋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员会主任)

     

        《拉锯推磨与我的“长征”》 

     

        焦波  (摄影家)

     

        《百善孝为先 忠厚传家久》 

     

        谭孝曾 (京剧演员、谭派第六代传人)

     

        《家风家教是我一生的功课》 

     

        南一鹏 (南怀瑾之子、美国加州核桃市前市议员)

     

        《勤奋开明的家风是种精神延续》 

     

        刘斯奋 (广东省文联主席)

     

        《在传统家教基石上构建现代家教》 

     

        朱永新 (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

     

        《火塘里的家风》 

     

        毕仕举 (武警红河州边防支队司令部战士)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张少中 (全国邮政作家协会副主席)

     

        (优秀短语短评获奖名单见光明网相关页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