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30日 星期五

    国是论坛

    智库建设须更好服务国家发展

    孙蔚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30日   11 版)

        近年来,国内学界大多数对智库的研究基本沿着介绍和研究西方智库特征、归纳西方智库发展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中国智库的对策建议这个研究路径展开,尤其是过多强调民间智库的建设而忽视已有智库的功能改造和开发,脱离了中国智库的发展历史以及过程性、渐进性和阶段性特征,无法提出科学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智库建设和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紧密结合起来,提出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这个主题思想框架下,把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几个着力点是我们在新时期加快中国智库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突出改革导向。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整体上还是着眼于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去改造传统智库模式,创新智库发展机制,探索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我国传统智库的组织结构一直以党政机关的研究机构为主,机构的依附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发挥,其研究成果基本上以解释和宣传论证政府决策为主。而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民间智库包括具有官方背景的民间智库虽然从发展规模、研究能力和决策影响上都无法与长期形成的官方智库相媲美,但是其咨询成果立足现实、切中要害、思想创新却彰显出独特的风格和高效的功能。我们必须以智库的效能为建设目标,不但在组织形式上给各类智库以全新的发展机会,还要在管理体制上加以制度创新,从制度和法律建设着手,让符合中国宪法和促进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型智库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党和政府决策组织的有力助手。

        富有中国色彩。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逻辑起点一定离不开我国基本社会制度和社会基本价值体系,必须从中国现存的政治体系和机制环境中寻求中国智库的发展方向,并从中努力发现智库发挥功效的施展空间。一方面,我们党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又坚持民主协商、问计于民、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专家学者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制度体制的完善与智库的献言献策是互相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双向互动过程,并且在这种双向互动中力求保证我们国家政治体系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运行。在这个认识前提下,我们十分清楚我国智库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和基本任务:那就是以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和社会精英分子的专业研究咨询向党和政府献计献策,不仅可以提出具体有效的决策建议,还可以对现有的宏观体制和宏观决策进行评估,始终与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同向并行,从而推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体现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动态性和发展性。

        发挥牵制功能。智库的作用就是通过吸收人民的意见,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把更好的决策思路和建议传递给党和政府,让党和政府的决策更好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如果我们的决策偏离了人民的需求,人民有权通过合适的渠道向政府指出来,通过智库这个媒介批评和监督来牵制和纠正政府的不当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智库还具有政治吸纳、政治输入以及社会监督的功能。中国智库绝不应只把阐释和论证政府决策当作自己的唯一任务,同时还应有权利和义务通过富有逻辑和可信的论证向政府提供意见相左的建议和论证,也就是不但可以提供可行性论证,还可以提供不可行性的论证,这绝不是唱反调,而是为政府更好地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帮助。

        体现战略追求。当前智库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实现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的国际化。我们要看到西方智库国际化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提出的咨询成果既有文化渗透的一面,也有决策影响的一面。这就需要我们提出相应对策,从加强国家软实力的角度和保障国家安全出发,从战略的角度看待中国智库的建设和发展。通过提升中国智库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以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国家长远发展,争夺国际话语权。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国外智库的政策研究方式和观点以及他们影响本国和其他国家决策的方式,研究他们影响国际舆论的方式和途径,不但加强对国内问题的研究,还要注重对大国关系、地区安全、国际政治和主要大国内部问题的研究,并寻求一切机会把研究成果向外宣传和输送,提高影响国际舆论的水平,影响国际政治和他国决策。

        (作者单位:浙江省委党校)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