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27日 星期二

    打开一扇窗

    刘卓荣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27日   14 版)

        “我更喜欢这样的美术课,我们可以先在博物馆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浏览,然后再在杨鑫老师的指导下画画。”嘉琳同学边交上自己的青花瓷作品,边这样说。“我也更喜欢,我也更喜欢。”一旁的梁木同学抢着说,“到这里来,我们可以看到好多好多的瓷器,以前的都是课本上的,看了也记不住。”周围的其他同学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嘉琳和梁木同学同是史家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时的他们正在国家博物馆上一节别开生面的美术课。在这里,他们兴奋新奇,因为可以走进历史长河听国博的“老师”们讲解古代瓷器艺术展;在这里,他们认真严肃,因为要在国家博物馆的教室里,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己的青花瓷创作,完成美术课任务。听博物馆的老师讲课,在博物馆学习、创作,如此新颖的教学形式,同学们叫好,老师们骄傲。

        这是史家小学同国家博物馆共同合作的课程项目。项目不仅涉及双方老师合作进行双师教学,还要共同开发课程,进行教材编写;项目也不仅针对美术课程,而是通过多学科的共通学习实现博物馆资源的充分利用。其实,早在2012年,史家小学就开始尝试着与国博老师一同备课,一同挑选有利于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文物作为教学内容,一同研读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一同制订合理恰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案,确定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因为效果显著,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在2013年9月,史家小学与国家博物馆正式签约,共同开发适于小学生学习和使用的博物馆课程教材——《漫步国博——史家课程》。

        “如果将国家博物馆中那些记录着中国历史更替,记载着科技发展历程、彰显传统艺术、体现古人智慧的文物,与学校里的教学内容相对接,将其有效地引入到学校的课堂中,那么,我们的孩子们将会获益匪浅!”这是史家小学校长王欢在《漫步国博——史家课程》项目开发签约仪式上对课程开发的美好畅想。现在,成为现实。“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每学期也会领着老师到博物馆参观,只是那个时候组织形式不像现在规范有序,但是博物馆的资源让我们觉得该进一步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充分利用。后来我们学校就与国家博物馆开始决定共同开发课程。现在,同学们到这里来进行美术课学习,我们虽然备课任务更重了,但是,看到学生们佳作不断,辛苦一些也觉得值得。”杨鑫老师说。

        在国家博物馆上课,除了有学校的课程老师的陪伴,还要由博物馆的讲解员们来扮演博物馆老师的角色。“如此双师教学,我们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更重了。”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工作人员以往只是负责展品讲解,而对于课堂授课了解甚少,这是博物馆在与学校合作过程中工作的难点。为了克服困难,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做出了很多努力,他们跟史家小学的老师共同备课,切磋教学技巧,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完整的授课教学。”

        学生们在这里的教室,实际上是国家博物馆的教育体验区。国家博物馆的教育体验区于2011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位于馆内东部二层,总面积近1500平方米。如此看来,在有关博物馆的定位上就更明确提出了它的教育功能。只是,以往博物馆更多的是关注它的社会教育功能,而忽略了它同学校教育合作来共同完成学校教育的功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