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不仅仅是个旅游景点,这里是我们终生学习的场所。这里收集着人类的记忆、珍藏着民族的灵魂、抵御着岁月的剥蚀、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革,一个人因为有了记忆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很精彩,一个国家因为有了记忆可以让这个国家很厚重,而一个民族也因为有了属于自己的记忆而得以延续。
越来越多小朋友们走进博物馆。
但也会有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去博物馆呢?每次展厅讲解结束时,我都会用这样一段话回答:博物馆不仅仅是个旅游景点,这里是我们终生学习的场所,这里收集着人类的记忆、珍藏着民族的灵魂、抵御着岁月的剥蚀、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革,一个人因为有了记忆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很精彩,一个国家因为有了记忆可以让这个国家很厚重,而一个民族也因为有了属于自己的记忆而得以延续。
习惯比知识更重要
很多爸爸妈妈们会有这样的误区,高高在上的博物馆是个浩瀚的知识宝库,让孩子穿梭和奔波在历史、自然、科技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中,对其知识的储备、个人的成长百利而无一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深切地以为,对孩子参观博物馆而言,习惯比知识更重要。我们身边不缺少充满大量知识内容的各类博物馆,也不缺少带着孩子参观展览的自觉行为,但缺少的是参观博物馆的习惯和传统。相比让孩子们记住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来说,给予他们更多的观察和发现,启发他们更多的疑问和思考,显得更为重要。
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展示了一件来自马家窑文化的舞蹈纹彩陶盆,主体图案是三组五人手拉手跳舞,当成年人都在急于想知道所跳的舞蹈是祭祀还是出征时,孩子们会很快发现每组人物当中,最左侧人的左臂,最右侧人的右臂,均不是一条曲线,先民是画了两条独立的曲线,有人会猜测是甩起来的袖子,有人会猜测是一上一下摆动的姿态。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曾展西班牙画家胡安·里波列斯的画作,画面中一颗红色的心形图案,在成年人眼里看到的可能是紧张、局促、不安,而在孩子眼里就是一颗很大且长满籽儿的草莓。
在博物馆的参观中,孩子们并不只是信息的接收方,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够随时自如地激活与文物之间的“对话”。正如雕塑家罗丹讲过的那样,这个世界上不缺少艺术,缺少的是一双发现艺术的眼睛,作为家长的我们,请带着对博物馆的好奇,陪伴孩子一起带着观察和思考去寻找博物馆的惊喜,真正与孩子一同培养起参观博物馆的习惯和传统。
做好走进博物馆的准备
其一是要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博物馆。博物馆类型很多,展览类型也很多,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博物馆,让孩子与博物馆的初次见面留下美好的印象。首先选择参与性强的博物馆和展览,既可以选择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项目,也可以自己尝试着动手设计一些诸如“发现不同”“寻宝”等操作简单的活动;其次在孩子阅读和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对博物馆有一定认知基础后,再选择线索性强、知识性强的综合博物馆,激发他们主动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其二是要注意参观前的准备与参观后的回味。每个展览在陈设之初都是按照一定的线索和思路布置的,展柜和展柜之间、文物和文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爸爸妈妈们要先与孩子们参观,一是能够清楚地了解哪些展览是适合自己的孩子参观的,要知道并非所有的展览都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这需要家长进行选择;二是能为小朋友们的参观做好提前的准备,有哪些知识点和趣味点,多久的时间是比较适合,如何设定参观的路线,除了参观前的准备,要带领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博物馆中看到、学到的内容,让历史不再显得陌生和遥远。多一份观察、多一份思考,就多一分收获的喜悦。
其三是要注意并非所有讲解都适合孩子。展厅里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们总觉得遇到适合孩子的讲解机会难得,将年纪很小的孩子推到人群前列,使得距离我最近的前排观众常常是一群大大小小,或高或低的小朋友们。对于讲解员而言,不同年纪的孩子理解能力的差别是很大的,再如何努力,也只能照顾到其中一部分群体的需求。
其四是要控制在展厅停留的时间。孩子们的注意力有限,尤其是在如此安静的环境内更加有限,因此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等实际情况,控制他们在展厅内停留的时间。时长以一节课的时间为最佳,避免“一餐吃尽”的参观方式,而是面对同一个展览,选择不同的角度和主题多次参观,使用“少吃多餐”的方式。
其五是带着伙伴们一起参观。有些孩子更愿意独自参观,作为家长们应当尊重他们的参观习惯和方式,但是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更建议带着伙伴们一起参观。当有小伙伴们同行时,孩子们会表现出更多地积极性,在相互沟通和交流中能更好地参与到参观行为中来。当我的一个小问题抛给听讲的孩子们时,会听到许多不同的答案,尽管只有一个答案可能是正确的,但为孩子们打开的却是更加开阔的想象和思考。
其六是要注意博物馆参观的礼仪。博物馆的英文单词来自于九个缪斯女神的名字,她们是掌管音乐、诗歌、历史等的科学艺术女神。博物馆不仅是科学艺术的殿堂,也是彰显我们美德的地方。提前和孩子们分享博物馆的参观礼仪,让“尊重”二字留在他们心中,对文物尊重,将博物馆视为知识的殿堂;对他人尊重,将博物馆视作美德的体现。
也许是因为在博物馆已经做了十年的义务讲解,对博物馆有着很特殊和很深厚的感情的缘故,我总是愿意让孩子们能够带着观察和思考走进博物馆,带着感动和收获离开,希望他们在博物馆里寻找人类和民族逝去的回忆,同时也在博物馆里留下孩子们发现和追寻美好的那份回忆。
(作者为义务讲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