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25日 星期日

    艺图释像

    自信的喜悦

    ——原始绘画·岩画(二)

    吴菁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25日   12 版)
    图1:虎蛇鹰图
    图2:太阳神巫祝图
    图3:稷神崇拜图

        通过上期与本期南北方岩画比较可以看出,北方表现的内容以狩猎为多;南方则更多地表现舞蹈、太阳及北方岩画中不多见的植物。 

        南北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心态、手段也不同:狩猎是主动进攻,侵入式,力量型,所以北方岩画也多采用侵入式、力量型的磨刻方式。而种植对气候等自然因素的依赖更多,等待、空闲的时间较多,所以太阳、舞蹈在南方岩画中出现频繁,绘画的手段也相对柔和。

        当时的人们如此热衷于用岩画表现生存方式说明,那时人类在自然界中与其他动物的生存能力还没有那么悬殊的差距吧。在跟动物奋战的过程中,人类的失败与牺牲想必也很惨烈。所以能够战胜动物——尤其是大型动物,他们内心的喜悦和成功感不是我们今天能够轻易体会的。

        人类在不断征服自身以外的事物——能够捕获大型动物,驯服狼、牛和马等大型动物为人类服务,学会用火,学会耕种……种种这些,使当时的人类在增进生存能力的同时内心获得巨大的喜悦与满足,自信心越来越强。

        这样的心情他们需要表述出来需要记录下来——在当时征服大型动物的骄傲估计不亚于当今人们登上太空的自豪。那时岩画的作用无异于现在媒体宣传——把成就的事迹记录下来,表达出来,希冀广为人知,扩大自己的喜悦,增强人类的信心。

        图1,甘肃阴山新石器时期岩画《虎蛇鹰图》,纵高约40厘米。画面上同时表现了虎、牛、鹿、蛇、鹰5种动物。这些动物应该经常出没于当时的人类生活。

        图2,云南沧源新石器时期岩画《太阳神巫祝图》,纵高约60厘米。图中太阳内有一拉弓人物。

        图3,江苏连云港将军崖新石器时期岩画《稷神崇拜图》纵高约280厘米。单线刻划植物,植物被拟人化、图案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