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24日 星期六

    黄河金三角如何实现合作共赢

    刘先琴 邢兆远 李建斌 杨永林 张哲浩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24日   06 版)
    资料图片
    杨树平
    王清宪
    岳普煜
    奚正平
    高国力
    李小建

        本期主题

     

        不久前,国务院正式批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为“黄河金三角”的发展绘出了蓝图。规划要求,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目标,着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促进产业分工协作,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协调发展水平,努力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欠发达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示范区。“黄河金三角”涉及晋陕豫三省四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面对大好机遇,四市需要破除哪些障碍,实现分工协作和共赢?

     

    为实现一体化发展提供保障

     

        我们应当成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先行先试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协作发展的‘排头兵’。

     

        国务院批复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对于打造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欠发达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跨越式发展探索新途径,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有力保障。我们应当成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先行先试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协作发展的“排头兵”。着力解决好建设黄河金三角中的体制机制障碍问题,切实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生态等比较优势,努力实现全国省际交界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中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能源原材料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和华夏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这“四大定位”。

     

        共拓转型之路。这一区域四市基本属于初级加工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唯有主动转型、携手转型、科学转型,区域合作规划才会落实得好、发展得顺。当务之急,既要深化个性发展的路径选择,像三门峡实施“四大一高”引领经济转型,更要重点攻克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行政壁垒,尽快使四市共享西部大开发、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试验区、中原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叠加政策。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抓紧联合编制承接产业转移目录,建立跨地区投资、产业转移等重大事项利益分享机制,促进四市支柱产业科学布局、转型提升。

     

        共夯发展之基。欠发达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一体化、跨越式发展既是同心更是企盼,而夯实发展基石至关重要。坚持以开放的视野、思路和举措,携手破解当前包括通关、交通、生态、稳定等在内的公共发展基础设施问题。做足“加法”,尽快设立综合保税区等,打造黄河金三角陆路口岸;运筹推进包括城际铁路在内的近20项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加快构筑内通外联的综合运输体系;尽快实行社保医保“一卡通”、共建综合性大学等民生项目,加强社会建设和黄河生态建设,营造平安和谐环境。做好“减法”,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理念,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做活“乘法”,充分发挥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等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乘数效应”,推动转型发展。

     

        共创推进之制。把蓝图变成现实,关键靠有效地落实体制机制。应按照《规划》要求,加快探索跨行政区合作发展的新模式,切实构建多向联动、务实高效的协调推进机制,比如探索在国家发改委设立国家层面协调指导机构、三省建设推进联动机制和四市市长联席会议制度,真正在示范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小政府、大服务”作用。(河南省三门峡市委书记 杨树平)

     

    增强区域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

     

        这里地域相连、习俗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经济相融,自古往来频繁、联系紧密。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位于我国中西部接合带,连接华北、西北、中原三大经济板块,在全国大流通中起着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作用。区域内铁路纵横交错,国道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初步形成了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区域内1小时经济圈。这里地域相连、习俗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经济相融,自古往来频繁、联系紧密。

     

        此次《规划》就是要把黄河金三角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新型材料产业基地、新型能源基地、装备制造基地、现代生态农业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旅游文化中心、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要着眼于规划统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步、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共建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基地。

     

        建设黄河金三角,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合作承接,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区域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我认为,有五个方面需要探索:一是探索中西部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二是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的新途径;三是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机制;四是探索缩小城乡、地区差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方法;五是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实现这五个探索,关键在于推进和深化实质性合作。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共建步伐,围绕公路、铁路、通信、电力同网建设目标,不断加大投资,加快建设,促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二是推进新型材料工业和机械制造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立足区域铝、镁、金、钼、铜资源优势,推进研发新技术,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进有色金属新型材料基地建设。要培育新型机械加工集团,通过区域内机械加工制造业整合和新产品开发,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机械制造基地。三是提高果业合作层次,在果业品种培育、技术推广、市场开拓、标准建立、果汁加工、加工果价格等方面开展合作,凸显本区域苹果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四是不断扩大旅游合作范围,在区域内建立资源共享、联合营销的无障碍旅游区,加大品牌共建力度,激活区域旅游市场,着力于推进根祖、黄河、陶寺、仰韶、关公及道教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入融合。五是加快文化合作,共同促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文化事业的大融合、大发展。(山西省运城市市长 王清宪)

     

    破除壁垒强力推进区域一体化

     

        这些问题和障碍,需要我们通过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壁垒,把区域内的优势资源聚合起来,打造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爆发力。

     

        当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正在深入推进,但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缺乏针对性的区域政策,合作地区彼此间的政策不能共享;二是缺乏国家层面的重大项目统一协调机制;三是产业重复建设问题时有发生,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性差;四是地区封锁和行政壁垒仍然存在,一体化发展障碍较多等等。这些问题和障碍,需要我们通过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壁垒,把区域内的优势资源聚合起来,打造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爆发力。

     

        一是创新一体化发展的机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区域合作高层协调机制,完善区域合作工作机构,健全合作机制运转制度。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创新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探索建立产业跨区域转移的利益共享机制,以及跨行政区水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协调处理跨地区利益纠纷制度。

     

        二是提升一体化发展的层次。抓住促进合作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互联互通,带动区域合作向深层次、宽领域、高水平发展。交通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快大西高铁、沿黄高速、临汾民航机场和四市间城际轻轨规划建设,打造区域内1小时经济圈。产业合作方面,落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合作协议书》,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实施果业服务体系、果品出口基地、加工果品基地、市场体系建设和果园引黄灌溉等五项工程;进一步推进能源、煤化工等资源产业整合,强化装备制造业合作,进一步延伸优势产业链条。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促进科技创新、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领域共建、共享,推动就业、人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作。

     

        三是打造一体化发展的平台。“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是我市转型跨越发展的龙头和引擎,也是加强区域合作的平台和载体。根据《规划》,我市的目标任务和功能定位就是规划建设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要继续加大对汾河流域的投入和治理力度,通过百里汾河生态带建设的示范作用,建立起区域内生态合作框架,为黄河水质提升共同努力,为全国大河流域治理树立标杆。(山西省临汾市市长 岳普煜)

     

    抢抓历史机遇 承接产业转移

     

        按照‘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步、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理念,全面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协调发展水平。

     

        对渭南市来讲,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实施中,将按照“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步、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理念,全面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协调发展水平,具体思路和举措是:

     

        一是掘潜力,发挥优势。充分利用渭南的区位、交通、资源及政策等优势,加快园区、城区、景区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集中精力推进一批战略性项目,努力做强做大全市经济发展规模。加快启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合作联建,重点围绕渭南主城区陆路口岸、卤阳湖航空物流中心、大华山旅游圈、金三角黄河旅游快速干线、西安-华山-运城城际铁路、生态环保同治及供气、输电、通讯同网等方面,加快启动项目前期工作,促使区域间设施更加完善。

     

        二是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首先要在传统产业改造上找出路,挖掘和发挥好比较优势,延伸煤及煤化工、钼及钼化工、工程装备、太阳能光伏等重点产业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其次在战略性产业上求突破,积极培育通用航空、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航空与陆港物流等新兴产业,打造国家重要地新材料基地和3D增材制造产业聚集地、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地。第三要在产业发展上促融合,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物联网,推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大荔模式”,激活非公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三是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开放。重点围绕政府行政效能提升、投融资、市场监管、城乡统筹等领域,加大简政放权和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区域内医疗、教育等社会资源共享机制。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进一步放开、放宽民间社会投资领域;围绕“大通道、大物流、大旅游、大商务”的思路,积极参与“晋陕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协作发展。(陕西省渭南市市长 奚正平)

     

    区域合作的三大障碍及对策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具有几个方面的特殊性:一是跨越连接中西部,既有西部大开发政策区范围,又有中部崛起政策区范围;二是黄河贯穿其中,三省的四市境内均分布有黄河岸线,黄河成为该区域重要的纽带;三是四市相互间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具有密切的联系,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具有较好的基础和很强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国家就设立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近日国务院又出台《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这表明国家一直对该区域的合作发展非常关注,新出台规划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新形势下对该区域合作发展的持续性指导和支持。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中,国家赋予了该区域重要的定位和功能,期望该区域的合作发展能为三省、中西部甚至全国的区域合作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创新、示范作用。应该说该区域的三省四市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完成承担的重要使命和职能,必须首先客观理性地分析目前及今后制约该区域合作发展的三大主要障碍,提出短期和长期的破解之策。

     

        第一,破解交通、通信、能源、水利、市政、公用等硬件设施的分割、重复、浪费和低效问题,实现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积极争取国家和三省对该区域硬件设施的建设投入,从区域资源共享和高效配置角度,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各类硬件设施,加快推进网络、标准、准入、服务等领域的对接,为区域间实现要素顺畅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第二,破解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软件服务的割裂、差距、矛盾和冲突,实现特色个性彰显而又迁移接续便利。积极支持和鼓励三省四市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各类运行模式、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和城市个性。但又要站在有利于区域合作的角度,加快区域间各类治理、管理和服务模式的有机衔接,推动各类资质、标准、评估、认证等互相认可,保障各类服务体系在区域间实现顺畅迁移。

     

        第三,破解思想、认识、观念、意识上的封闭、保守、自大、落后,实现开放包容和开拓进取。区域间各市要放下自身的历史光环和身份架子,破除相互间的猜疑、提防和排序前后等“颓废”想法,真正站在全局和长远的高度,充分利用好国家给予的重要机遇和条件,共同探讨究竟能够做好哪些事情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特别要废除小富即安的“小家子气”,加大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各类“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力度和举措,营造视野开阔、敢作敢为的行政、创业和文化氛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高国力)

     

    政府有效合作起关键作用

     

        省际边缘地区,尤其是远离经济中心的边缘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更为明显。晋陕豫黄河三角区域就是这样一种省际边缘区,所包括的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陕西省渭南市和河南省三门峡市,都处于各省的边缘地带,距离本省的经济中心较远,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弱,加之受行政分割,相互之间经济联系受到限制,经济相对落后。加强内部合作,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十分关键。《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明确了该区域合作的目标、合作内容、保障措施等重要问题,这对于黄河金三角区域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都是有力推手。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实施。在实施中,政府有效合作起着关键作用。

     

        一是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目标是要实现市场一体化,而目前政府在市场的区域分割中还起着一定作用,因此,应通过政府合作助推市场合作。政府合作中,首先是不同层级的政府要合作,省级、地市级、县级、乡镇级政府都要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其次是政策合作,各种政策的制定要统一,要消除地区封锁和行政壁垒;最后是在非市场领域的合作,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由于这一区域的产业体系以煤及煤化工、电力、有色金属等能源原材料生产为主,生态环境领域的合作非常重要,也是未来的合作中必需首先考虑的问题。

     

        二是区域政府合作必须要有跨行政区的、制度性的组织协调机构。这可能是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黄河金三角区域有较好的政府合作基础,1986年成立“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协作区”以来,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农业领域、旅游产业发展、能源资源利用初步整合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但是牵涉到一些长期性、深层次的合作时,局部利益对区域共同利益的侵蚀现象就会发生,利益相关的政府之间就无法达成一致。怎么建立一种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根据国内外区域合作的经验,建立各种跨行政区的、制度性的组织协调机构,如区域性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可以有效进行跨区域融合。但根据中国国情,在政府层面上,建立黄河金三角区域高层协调机构更为重要,该机构应该有明确的职能和权限,并且所做出的决策可以以立法等形式,对各利益相关的地方政府的行为构成有效约束。各利益相关政府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签订明确的协议,作为刚性的约束机制。这一方面可以预防合作出现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即使出现了新的问题,也可通过协调机制及时处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李小建)

     

        (本报记者刘先琴、邢兆远、李建斌、杨永林、张哲浩整理 )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