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20日 星期二

    1300年前纸质公文档案在辽宁省档案馆展出

    毕玉才 刘勇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20日   09 版)
    展出的纸质公文档案 资料图片

        本报沈阳5月19日电(记者毕玉才 特约记者刘勇)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城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的辽宁省档案馆新馆日前一开馆,即向公众免费奉上“清代皇室档案展”“辽宁记忆展”和“中国档案珍品展”三道“大菜”。尤其是“辽宁记忆展”上首次公开的6件唐代开元年间的纸质公文档案,着实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这6件时间超过1300年的纸质公文档案,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质公文档案,已经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记者采访了辽宁省档案局原局长孙成德,他告诉记者,根据现有资料和研究成果,可以得出结论:这6件档案是唐开元二年的吐鲁番文书,而不是先前说的敦煌文书。

        “以往一些研究成果认为,这6件唐档是敦煌文书,原藏于敦煌石窟,夹杂在唐人写经之中。”孙成德说,但从6件唐代档案的内容上看,其中5件是唐开元二年吐鲁番的西州蒲昌府公文案卷。这5件档案与分藏于日本宁乐美术馆的156件、日本京都桥本关雪纪念馆的3件及日本比野丈夫手中的21件西州蒲昌府公文档案,“都是唐开元二年西州蒲昌府留下来的各种公文案卷,其中涉及的许多事件和人物,都有着相互的关联,有的甚至月、日相接”。

        孙成德举例说,比如辽宁省档案馆藏《唐开元二年三月二日蒲昌府受西州都督府兵曹来牒为何人来月替王温玉游奕事》文书,为西州蒲昌府文书,与《日本宁乐美术馆藏吐鲁番文书》中第11件为互为关系的文书。这两件档案记述的是,姜德原为临川城防御,在闰二月四日前,由于有疮,于是折冲都尉王温玉便自判“温玉自往就城(巡检)”。到了闰二月末,西州都督府考虑王温玉已替姜德在番上游奕了一个月,下个月应换别人来接替王温玉在临川城游奕,因此发出上述牒文。

        “公元640年至792年,唐在吐鲁番地区和中原一样,实行了州、县、乡、里的行政建制,在高昌设西州,辖高昌、交河、蒲昌、柳中和天山五县。又置高昌、交河、蒲昌和天山四个折冲府,成为唐朝统治西域的政治军事要地。”孙成德告诉记者,“高昌县和蒲昌县都属于地处吐鲁番的西州,其中蒲昌府设置在州境东部的蒲昌县城,即今吐鲁番盆地鄯善县境内的辟展古城遗址。在档案中有两件盖有红色方印,6-1号印文‘西州都督府之印’,6-2号印文‘高昌县之印’,这是认定辽宁省档案馆馆藏唐开元二年档案应属唐代吐鲁番文书重要依据。”

        唐朝开元年间的吐鲁番公文案卷,为何会在千年之后藏于辽宁省档案馆呢?孙成德告诉记者,罗振玉于1933年出任伪满洲国监察院院长时,将这6件唐档送给伪满洲国奉天图书馆,1948年沈阳解放后,先后由东北图书馆、东北档案馆保存。1969年东北档案馆撤销,此6件唐档即移存辽宁省档案馆至今。

        “现在生产的纸张绝大多数是酸性纸,保存的期限也就是100多年。”辽宁省档案馆编研展览处处长何荣伟介绍,像唐代开元年间档案这种纸张能保存这么长时间,这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当时造纸业的发达程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