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20日 星期二

    做好“普通”的事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文联主席 施大畏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20日   12 版)

        艺术家所感悟、表达的,不应只是个人的喜怒哀乐、自己圈子里的事情,而应该是自发地把自己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表现每一位普通人的愿望。

     

        在文艺创作中,“下去”是很重要的一步。

     

        “下去”是艺术家创作时常说的一个词,是指写生、下乡、体验生活,就是文艺创作的“走基层”。只有“下去”,到普通老百姓中去,经历了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体验,作品才有了生命,才打动人。

     

        “爬山调”中“大雁南飞头朝西”是草原人描绘的生活。

     

        “孤雁头上带霜来”是河北民歌中表达的生活。

     

        这样的词句,都是“下去”,在生活中,在普通的老百姓中得来的。

     

        艺术家所感悟的、表达的,不应只是个人的喜怒哀乐、自己圈子里的事情,而应该是自发地把自己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表现每一位普通人的愿望;再通过不断的学习,对上天敬畏、对知识敬畏而来的。

     

        画农民工,就要去工棚,和他们交朋友,感悟他们;画少数民族,就要去学习他们的习俗、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样做,就能抓住很多真实的细节。就像著名画家贺友直讲的“三小”:小道具、小动作、小情节。

     

        生活不是想象,当艺术家真的去关注普通百姓的一点一滴,真的把百姓想的事情变成人文关怀,变成生活哲理、人生哲理,他创作的文艺作品就一定有生活、有积淀、有内涵。

     

        反过来想,不仅仅是文艺创作,文化的真正发展和繁荣,也唯有“下去”,唯有惠及每一位普通的百姓,才能说我们的文化政策科学可行,才能真正体现文化浸润人心的力量。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最终要看她的普通老百姓,看老百姓的文化素养,看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熟悉、自觉和亲近程度。

     

        上海素有收藏界“半壁江山”之称,不乏国宝级精品,然而绝大多数因为没有空间展示,常年深藏于库房。

     

        现实还不尽如人意。不少地方,尤其是区县一级,院团改制,“一刀切”的政策使得许多小院团倒闭,剧种流失,演员四散。有的排好了戏连剧场都租不起,奄奄一息。我去过中国西部的好多农村,在那里,大多数村庄没有公共文化设施,有的开设了农民书屋,但读者寥寥。

     

        有一年,我曾沿着黄河边走了一圈,到过山西河曲县一个山沟里面赵家沟小学。这是个希望小学,教室、桌椅设施都不错,任课老师资历也挺高,都是本科毕业生。我在那个山沟小学看到,中午孩子们午休,捧着看的,都是自己的课本,没有任何课外读物。

     

        我想,如果政府有意识把一部分教育资金为这批希望小学订一些杂志,如小孩子的《少年文艺》《儿童时代》《少年中国》等等,一个班给五套,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孩子们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可以每个月不断地了解新的知识,可能会使这批孩子一生受益。谁给他?

     

        谁来做这个事情?显而易见,政府部门有这个责任。在上海,由世博会中国馆改建的中华艺术宫让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艺术的存在,它不仅是中国馆的“转身”,也不仅是上海美术馆的“替身”,它是老百姓走进艺术殿堂的坦途,是艺术和大众之间越来越短的距离。

     

        作为中国近代美术的发源地,上海素有收藏界“半壁江山”之称,不乏国宝级精品,然而绝大多数因为没有空间展示,常年深藏于库房。

     

        从中国馆改建而来的中华艺术宫,展示面积达6.4万平方米,规模接近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奥赛博物馆、英国泰特博物馆。中华艺术宫开馆首展,名人馆内展出的贺天健、林风眠、滑田友、关良、谢稚柳、程十发、吴冠中等7位艺术家的300余件作品就来自于库房。大师作品重见天日,观展者无不大呼震撼。

     

        艺术家的作品很好,但怎么普及到老百姓呢?老百姓愿意花钱看毕加索的展览,但好多人说看不懂。应该由谁来让老百姓看懂呢?

     

        随着中华艺术宫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得以亲近艺术。

     

        我曾在中华艺术宫遇到一对老夫妇,他们从湖北孝感到上海为女儿看孩子,闲暇之余,老两口也来艺术宫看看展览。本是普通乡下村民,有了这样一个亲近艺术的途径,老两口想看出些门道,却经常“看不懂”。

     

        艺术家的作品很好,但怎么普及到老百姓呢?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是出人才,出作品。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和作品如何在文化与百姓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把这方面的知识告诉普通的百姓。

     

        这个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可能做得还不够。毕加索的作品在上海展览了两个月,观者如织,但好多老百姓说看不懂。老百姓花了钱,愿意看毕加索展览,但他需要懂,假如有一个专业人士,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介绍一下,老百姓不就看懂了吗?再者,看不懂其实也是一种看懂,因为他注意了、关注了。太过专业的内容——毕加索为什么把二维变成三维,为什么把屏幕从立体的变成平面的,老百姓不一定非要看懂,重要的是毕加索内心所表达的世界和我们中国文化有什么交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介绍者告诉老百姓,他就看懂了,起码也就能接受了。

     

        很多社区有了文化活动中心,但谁来上课呢?如果没人上课,不就变成了一个空的壳?要不就变成打麻将的棋牌室。

     

        高雅艺术怎么普及到老百姓?由谁来搭建一个桥梁,这是现在最大的课题。老百姓谁能完全听懂贝多芬音乐的内涵?有谁来向老百姓传播这些知识?现在公共文化设施建立之后,很多社区有了文化活动中心,但谁来上课呢?如果没人上课,不就变成了一个空的壳?要不就变成打麻将的棋牌室。

     

        我想能不能建立“文化讲习所”,由各地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等组织一个志愿者队伍。一个星期安排几次讲座,大腕去讲、普通人也去讲。音乐的、戏剧的、民间艺术的都去讲。

     

        上海文联已经做了尝试,我们把上海画院的二级藏品,介绍到闸北区、崇明岛,让专业人员现场讲解。从艺术界一般的自娱自乐走到了社会的最细节处,走到最普通的民众身边。如果把这种机制建立起来,艺术与老百姓之间的桥梁就搭建起来了。高雅艺术不再曲高和寡,可以慢慢进入老百姓心中。

     

        在生活中体验、感悟、表达是普通的,文化欣赏、传播也是普通的,如果把“普通”两个字做好了,我们国家文化发展繁荣就实实在在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