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9日 星期一

    国际博物馆日专题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有着南京博物院“心脏”之称的文物库房也首次揭开神秘的面纱——

    睹国之瑰宝 忆灿烂文明

    郑晋鸣 许琳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19日   09 版)
    南京博物院垒放的南迁文物封装木箱 王路宪摄/光明图片
    参观南京博物院修复师修复文物 南京博物院供图
    南京博物馆的巨型“博古架” 王路宪摄/光明图片

        “国际博物馆日”全国主场活动设在南京博物院,以“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主题,南京博物院举办了“双城记——南京与爱丁堡古城保护成果展”“芳菲流年——中国百年旗袍展”等活动,尘封的历史记忆被悄然开启。有着南京博物院“心脏”之称的文物库房也首次揭开神秘的面纱,在这里可以聆听专家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追寻历史文明的痕迹。

     

    揭开文物库房的神秘面纱

     

        南京博物院共有42万件文物,其中在展厅展出的有4万余件,剩下文物均在库房珍藏。今天,南京博物院征集100名观众分5批进入库房参观,记者也一同参观了文物消毒室、文物摄像室、文物修复室以及金属器库房和书画库房。

     

        “纸张、木材、丝绸等有机文物容易因滋生细菌而受损,进入库房之前必须彻底消毒。”在文物消毒室,工作人员指着一套名为“真空充氮灭菌器”的设备介绍道,经过真空抽氧充氮,所有文物都能“一尘不染”地进入库房。

     

        在文物摄像室,记者被民国文物“掐丝珐琅彩羊形器”吸引。文物摄像师介绍,摄影室里的灯光全部是冷光源,避免在拍摄过程中文物表面温度升高。拍摄所用的设备有1.92亿像素,文物的每一处精致的细纹,都能清晰成像。

     

        在参观过程中,博物院森严的安保防护系统让记者印象深刻。6道门层层设防;进入库房前,工作人员要经过“风淋”,即用强风除灰尘;所有监控都与公安系统联网……

     

        当大门缓缓开启时,文物真正的“卧房”终于展现在大家眼前,这是一个书画库房,珍贵文物正在储藏柜内“休眠”。博物院典藏部主任田名利说,库房里的黄色墙面看似普通,实则是由火山灰制成的“火山化合物调湿墙”,能调节环境的湿度,湿度高的时候,墙面能自动吸附湿气,而库房内干燥时,墙面则能自动释放湿气。

     

        “书画作品为什么不平铺,而是卷起放在抽屉里?”参观者们提问。“书画最怕潮湿,为避免与空气大面积接触。书画作品均卷轴放置,且库内恒温恒湿。”田名利回答。

     

    用勤劳和智慧书写文明

     

        在文物库房的临时修复室里,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义茂正专注地修复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陶器,“大家总是更关注文物的经济价值,其实珍宝背后的故事才更耐人寻味。”刘义茂说。

     

        而谈起这个话题,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万俐也有说不完的话,“文物的背后,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

     

        在万俐42年的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生涯中,最让他叹为观止的是1982年江苏盱眙出土的战国青铜器“陈璋圆壶”。“这个青铜圆壶既包含透空、错金银、鎏金、微型雕刻等工艺,又有度量衡的作用,能装3000毫升水,是唯一一件集先秦金属工艺之大成于一身、体现泥范铸造工艺最高水平的现存青铜器,堪称国之瑰宝。”万俐说,“2500年前,纸张还未出现,在没有图纸参照的前提下,古人将21个部件完美地融合在这个器物之中,实在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古代人是在用心做工艺,古人对待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值得今人学习。”

     

        “清乾隆帝行围图转旋瓶”更是一个盛世王朝的剪影,是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它由盖、颈、外瓶、内胆、夹层和底盘等部分组配而成,乾隆帝行围图的人物、景致皆按透视比例制成。转动内胆,透过外瓶的漏窗望去,只见乾隆帝策马而来,仪仗、侍卫相拥,远处山峦隐约,仿佛穿越到了康乾盛世。万俐说:“当时,景德镇官窑花了13年特意制作了这个转旋瓶,再现乾隆皇帝骑马射猎的浩大场景。”

     

        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记者不禁感慨,珍宝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价值连城,更在于它是历史文明的载体,勤劳智慧的古人留下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他们的智慧,值得铭记。

     

    追寻历史文明的踪迹

     

        库房被誉为博物馆的“心脏”,是最机密的地方,对外开放的意义何在?对此,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告诉记者,库房里的文物是历史文明的浓缩,人们通过了解文物,探索祖先们的生活与创造,遥看浓缩的历史及其一脉相承的精神纽带,带给人们追忆和自豪。此外,开放库房也是旨在展示文物保护工作的全貌,让公众了解更多文物出土、修复、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看到南京博物院的民国馆、历史馆、艺术馆门前人潮涌动,队伍有三四百米长。“在博物院里逛一圈,恍若阅尽万古千年。”南京师范大学学生缪苗说。

     

        在博爱馆内,这样的一幕让记者动容。

     

        在200余平方米的场馆内,残障人士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坐上专门的助残车,沿着设计好的轨道进行参观。语音解读、手感触摸等服务一应俱全,工作人员说,这是国内唯一向特殊人群提供无障碍服务的数字体验区,旨在让残障人士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中,同样也能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文化的陶冶。

     

        博物馆收藏和展示的历史记忆,是古代文明、传统文化及其核心价值的传递。龚良坦言,博物馆文化对人的熏陶是一个润物无声的培育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让其成为当今社会前进的能量与动力。

     

        (本报南京5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许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