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江苏省无锡市50余家文明单位汇聚无锡八佰伴广场举行志愿便民服务,为广大市民提供金融理财、医疗保健、法律维权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百余项服务,现场就有3000余名群众受益。
近年来,我国文明单位作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火车头”,立足公益、结合本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面向社会、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传播文明理念。如今,广大文明单位不仅是志愿服务的践行者,更成为文明风尚的引领者。
围绕活动提升职工参与度
无论是重大节庆活动,还是日常公益性活动,都成为文明单位一展身手的主战场。
河南省洛阳市作为旅游城市,每年都要举办数次大型节会活动,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伍是其中引人注目的风景。世界邮展、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期间,洛阳市财政局等全国文明单位组织1.2万名志愿者深入场馆、景区、街道提供志愿服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直机关文明单位多次组织开展学雷锋日、关爱空巢老人、交通文明引导等活动,并成立了市直机关“爱心志愿服务车队”,倡导爱心车队队员利用私家车辆,在特殊天气、自然灾害、重大活动时,提供应急、救援、搭车等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立足岗位突出服务特色化
众多文明单位立足本职工作,整合部门资源,拓展服务内涵,推出一批颇具特色的服务项目,为各种群体提供不同的爱心服务。
“水上安全很重要,小朋友需要记住这几点……”每当暑期临近,浙江省宁波市海事局“海之豚”志愿服务队就会走进江北区民工子弟学校,为孩子们送去水上安全知识。有针对性地到各中小学校宣讲防溺水安全知识,成为宁波海事局志愿服务的拳头项目。
广东省广州地铁公司倡导“文明出行、地铁先行”,开展了“文明礼貌服务示范点”活动,树立起“文明使者”“服务之星”“活地图”等服务品牌。
签约结对推动活动常态化
广大文明单位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通过签约、结对等方式与社区街道等联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和吸引职工积极参与,推动志愿服务从阶段性走向常态化。
山东省宁阳县在各级文明单位中开展“情系基层、奉献社会”志愿服务主题活动。通过确定志愿服务主题,设立志愿服务基地,签订志愿服务协议,解决原来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一阵风”“大呼隆”等现象,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福建省厦门市采取“1对1”或“N对1”的方式,鼓励文明单位通过签订长期挂钩协议结对社区。该市1041家文明单位采取自主申报、主动认领、统筹调配等方式,主动与326个社区志愿服务站建立结对关系,为文明单位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搭建起固定平台。(本报记者 赵达 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