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5日 星期四

    我是一棵红柳 我是一株格桑花

    “我们是多么热爱这片土地!”

    讲述人:闫俊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第二中学汉语教师)

    作者:耿建扩、王斯敏、尕玛多吉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5日 06版)
    闫俊良 郭红松绘

        开栏的话

     

        今年1月15日,本报在一版独家刊发通讯《安放西部的青春与梦想》。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总书记的回信在媒体播发后引发强烈反响,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也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人们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和支撑着这近百名毕业生走向西部、走向边疆?本报今天起开辟专栏“我是一棵红柳 我是一株格桑花”,陆续刊登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自述,讲述他们扎根边彊教书育人的故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路历程。

     

        我是保定学院中文系2002届毕业生。十二年前,我们10名毕业生怀着“到西藏教书去”的豪情和信念,辗转几天,来到位于世界屋脊的日喀则,从此开始了为之付出青春乃至一生的坚守。

     

        严峻的考验从进藏途中就开始。头疼得要裂开,全身冒汗,心慌气短,恶心想吐。抵达日喀则后,我们难受得吃不下饭,几个壮小伙子走一步歇一下,爬上三楼竟用了20分钟。

     

        我的同学岳刚、徐建旺和我三人被分配到了南木林县,它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北岸,海拔在3790~4900米之间,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春季大风频发。风起时,宿舍似乎要被连根拔起……初到时,县城的荒凉令我们震撼。我们的住地在和学校一河之隔的废弃车队,院里杂草丛生,只有两排土坯房。屋内五六平方米,两人一间,摆了床铺和炊具后就拥挤不堪。外屋顶压的是树枝和茅草,内屋顶用木条编扎。一到雨天,房顶漏水,要把锅碗瓢盆都用来接水。

     

        荒凉的环境却让我们感到人情的温暖。一到住地,当地的老师就过来帮我们收拾屋子,让我们感到了家的温馨。

     

        2005年,我们生活的地方才通上电,此前我们的生活很“原生态”。没有电,电视、电脑、手机无法使用,我们就在烛光下聊天、读书、学藏语……我还爱写信、写诗,胡诌一些如“杨柳生春色,忽忆故乡人”的句子。县里每周六才通一次邮车,有一次没赶上邮车,怕家里惦记,我发了平生第一次电报,只有短短四个字:“一切都好。”

     

        十余年的光阴,已把我们和藏族孩子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十余年的日落晨昏,让我们成为雪域高原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播种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着别样的幸福。

     

        爱情,让志同道合的支教者们把根在青藏高原扎得更稳、更深。司会平和甄记兜就是幸福的一对。2003年,初到日喀则的司会平因为高原反应躺了一个星期,早她一年进藏的甄记兜给了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两人结成了幸福的伴侣。节假日,两个年轻人会到雅鲁藏布江边,在开满格桑花的草地一起看飞天流云。他们八岁的儿子,名叫甄原曦,高原的原,晨曦的曦。司会平每天早上出门时都迎着高原的太阳,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高原的晨曦一样温暖、炙热。我们保定学院逐梦高原的毕业生,走到一起的就有五对,成为事业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爱的伴侣。

     

        心脏肥大、高原高血脂等症状我们都有,阳光更是一个隐形的利器,不仅给我们每人都染上了“高原红”,还让王俊娟患上了严重的紫外线过敏症。虽然身体承受着自然环境带来的种种损伤,但我们从没想过退缩。

     

        在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对父母、儿女的歉疚。很多支教者的孩子都有先天疾病,将孩子带在身边就要看着他忍受病痛的折磨;将孩子放在内地老家就要让他们过“留守儿童”的生活。我们只能在两难之中艰难选择。岳刚和妻子每次放假回家,孩子都一遍又一遍喊爸爸妈妈,问她为什么,年幼女儿的回答让他们无比心酸:“因为平时喊不到,你们回来了要喊个够。”

     

        我们学校旁边就是旺布拉桑雪山。那次,经过三个小时的攀登我们登上了山顶,在纯净的白云与白雪中,整个县城尽收眼底,那一刻,我们才深深体会到:我们是多么热爱这片土地!

     

        (本报记者耿建扩、王斯敏、尕玛多吉 采访整理)

     

    书写别样精彩人生

     

    本报评论员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对于保定学院的毕业生来说,这是一句恒久的召唤。

     

        82年前,保定学院的前身——保定二师的青年学子曾面对敌人的屠刀发出怒吼:“我愿在革命的烈焰中火化,把骨灰在时代的风暴中播扬。”半个多世纪后,这所学校的毕业生们开始前赴后继地奔向祖国西部,奔向最艰苦却最需要献身精神的地方。他们在革命年代播洒一腔热血,在和平年代捧出一颗红心,风雨兼程却薪火不灭,历经岁月却信念不改。

     

        在西藏,在新疆,在贵州,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的年轻人将足迹印在了青春力量最罕至的土地上,将知识与人文精神带到了中国教育最鞭长莫及的地方。人们觉得该抱怨的事情,他们却心怀感恩;人们觉得该叫苦的境遇,他们却甘之如饴;人们觉得该流泪的时候,他们却微笑以对;人们关注雪域高原荒凉的过去,他们却坚信格桑花遍地的美好未来。一篇篇满怀深情的自述,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眼中的世界,也让我们深深领悟了他们心中的情怀。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这是号召亦是鞭策,应该有更多的青年人以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的毕业生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