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深圳,绿叶叠翠,繁花似锦,万众瞩目的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如约而至。
2004年,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如今,这一盛会已经走过了10年。
10年间,深圳文博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从4.3万平方米增加到去年的10.5万平方米,交易额从357亿元增加到去年的1665亿元;
10年间,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步伐铿锵,文化企业活力迸发,中国文化“走出去”风帆高扬,古老的中华文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10年间,中国文化产业从零起步、异军突起,正向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迈进,既彰显着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更开辟出一个流光溢彩的新时代。
改革 释放新的政策红利
4月20日,天创国际演艺公司在美国布兰森白宫剧院上演的中国大型舞台剧《马可·波罗传奇》,座无虚席,1200位美国观众反响异常热烈,拉开了此剧今年在美国连续驻演324场的序幕。
许多人惊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他们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中国艺术之花如此绚丽。
答案就是改革。国有文化企业焕发活力,民营文化企业喜逢甘露。
“改革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在活力、实力、竞争力方面都明显提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顾欣说,当前,新的改革形势对我们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优惠到普惠,民营文化企业也能一视同仁地享受到各项扶持政策。”华夏乐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瑜注意到,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对文化企业进行贷款贴息的扶持,完全是按市场规律扶优扶强。
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修订完善一系列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经济政策,为改革注入了新的政策红利。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异常艰巨复杂,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文化部部长蔡武说,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加强顶层设计,抓住推进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统筹协调推进。
趋势 融合成为发展关键词
在每一届文博会上,各地展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都引来人们驻足关注。有了新的设计,这些“老物件”在文博会上焕发了新生机,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新趋势也再次彰显出来。
不久前,网络购物平台电商巨头之一的京东商城,推出了“京东出版”系列图书,正式发布其第一本自有品牌图书《大卫·贝克汉姆》,开始涉足出版领域。
3月11日,在港上市公司“文化中国”公司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将获得文化中国60%的股份。
他们的发展只是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冰山一角。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正在涌动新的融合发展浪潮。
顺应文化产业这一发展态势,近期,我国支持文化产业政策频出,力度空前。从文化贸易到文化金融,党中央各项政策吹响了文化产业全速前进的号角。
“当前,产业发展形势再次表明,未来的融合应是一种多元融合,既有与科技的融合、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也有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玉珠表示,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破解产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对此,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朱涛指出,未来,促进融合发展应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着手。企业要树立创新融合的意识,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政府要为产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搭建平台、出台政策,促进形成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走出去 文化巨轮扬帆远航
来自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的消息显示,在本届文博会上,有2263个政府组团、企业、机构参展,与16家境外专业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吸引1.7万名海外采购商参会。
随着国际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文博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创意对外贸易的加速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也日益铿锵。
“文博会见证了我们的成长。”珠海天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泽明说,2006年,我们在第二届文博会上首次展出其民族动画《大闹天宫》中的卡通形象“悟空”,借助文博会的平台,“悟空”从纸上“变身”为各种衍生产品,跃至欧美、日本、中东等国际市场。
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很多公司和天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有着类似的探索。
2002年,四达时代集团总裁庞新星第一次走进非洲时发现,那里很多家庭没有电视。当时的中国,网络和电视已发展得很快。从此,四达集团开始了拓展非洲市场的征程。12年后,四达集团在非洲十多个国家投资运营了数字电视项目,建立起覆盖非洲、欧洲和中亚地区的信息传输平台。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文化贸易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一翼——
10年间,我国对美、加、英、法、德5个西方传统发达国家输出图书版权总量增长近122倍,达到2213项,逆差从1∶387缩小至1∶4;
10年间,我国的文化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对外文化贸易几乎涵盖所有的艺术门类,交流的领域和渠道已大为扩展,推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
10年间,我国逐步打造出一批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品牌企业和产品,推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文化品牌群。
乘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强劲东风,中华文化正扬帆远航、走向世界。(本报记者 张玉玲 李慧 易运文 蔡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