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亲爱的第二故乡,我们回来了。”
当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新疆石河子总场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前时,他们一声声的倾诉,令在场所有人泪流满面。
他们是上个世纪最有名的上海支边青年,他们曾在这里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他们的人生因为这次接见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今,时间流逝,但他们内心深处那份对第二故乡的情感,始终没有改变。
站在纪念碑前的是:杨永青、贺宗群、陈雪琴、应志毅、郑月华、亓毓纯、雍凤兰。他们千里迢迢,从黄浦江畔,重回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总场。
站在这里,他们的思绪再次回到那个让他们铭记一生的日子。1965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出国访问回到新疆,不顾疲劳,到石河子垦区视察,在总场一块棉田边的林带里,亲切接见了杨永青等12名上海支边知识青年代表。
已是74岁的杨永青回忆道:“周总理问我:‘你家里是做什么的?’我告诉总理:‘我父母在香港,父亲在一家轮船公司当职员。’总理说:‘你可来得不容易呀。他们在香港,你在这里,这里比香港苦,你能独立生活了,你是好样的。’周总理又问我文化程度,我回答说:‘我高中毕业,因为身体不好,没有考大学。’周总理鼓励我说:‘这里也是大学嘛,是劳动大学,劳动大学照样出人才。’”
已68岁仍在石河子生活的张立勇接过话头说:“有人介绍我是电影演员张伐的小儿子,周总理热情地和我握手说:‘你父亲是著名电影演员,他在《南征北战》演解放军的一位军长,演得很好啊。’”
铭记在大家心里的,还有周总理对他们说过的一句话: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
虽然都已是七旬左右的老者,但重回故乡,大家仿佛重回当年青春年少的时光。天还是那片蓝天,地还是那片辽阔的土地,还是那个叫做北泉的地方,但大家却不认识它了。
66岁的陈雪琴是当年支边青年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看着眼前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故乡,她欣喜地说:“2005年7月5日,纪念周总理视察石河子40周年,2010年6月26日,石河子总场庆祝建场60周年,我们都回来过。这次故地重游,感觉变化太大了,我都认不出来了。”
在老支边青年们工作过的原一分场,这里拔地而起的一座座工厂,让他们惊叹。石河子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北扩,使昔日的农业连队变成现代化的工业园区。连队职工们都搬到了总场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小区,住上了新楼房。仅新建的清泉惠民小区,就接纳了近3000户职工家庭。
据总场政委孟宪锋介绍,总场北泉镇在兵团争先进位活动中,连续三年排在一类团场第一名。场镇已有8700多户、占总户数近90%的职工群众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杨永青代表大家把一面红色的锦旗送给总场领导,上面写着:五十年前赴边疆,感恩众人培育咱;农场就是我的家,深情厚谊永难忘。
在原一分场4连,老支边青年们见到还有一排未拆除的旧平房。72岁的应志毅一下子愣住了:这不是当年和妻子住过的新房吗?对,就是这里。往事历历在目,应志毅百感交集,禁不住老泪纵横。他说:“当年我们结婚时,书记主持婚礼,我们向毛主席像鞠躬,前来贺喜的,是我们上海的支边青年和其他省的朋友。连队为我们炒了几脸盆菜,有荤有素。大家喝着连队自酿的老白干,吃得津津有味,比现在高档酒店的生猛海鲜好吃多了。当时生活虽然艰苦,但是磨炼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终身受益。那段岁月是我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没有这段经历,就成就不了现在的我。”
在南山烈士陵园,他们拜谒牺牲的战友孙贵娟墓。当年,她们一同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67年夏收的一天,孙贵娟去给一台联合收割机上的同志送水,当时刮着大风,身体瘦弱的她,不幸被刮倒在收割机下以身殉职,年仅19岁。
在石河子医学院附属医院,当年一同支边的陆桂香看到他们,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69岁的亓毓纯掏出一张照片激动地说:“看,这是当年咱们去援助西藏时的合影。这是你,当时才16岁,年龄最小,也最调皮。”话刚说完,老亓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转过脸,任热泪扑簌簌地落下。
这是一次回归之旅、一次探亲之旅,也是一次情感之旅。5月5日和6日,仅仅两天的时光,他们故地重游,领略了故乡的巨大变化,见到了他们牵挂的人。每看到一个地方,每见到一位战友,情是那样的深,谊是那样的浓。千言万语也说不完那一段终生难忘的岁月,任凭人生匆匆、时光流逝,这份情,铭刻在每个人的心里,直到永远。
白发苍苍的杨永青自豪地说:“今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三代军垦儿女用忠诚、勤劳和智慧铸就了一座丰碑。我们把青春年华献给了军垦事业,无怨无悔,享受一生。”(本报记者 王 瑟 本报通讯员 孙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