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2日 星期一

    瞩目第十届文博会

    十年一剑 蔚为大观

    ——写在第十届文博会开幕之际

    易运文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12日   01 版)

        五月,是一个鲜花竞艳、姹紫嫣红的美好季节。而即将开幕的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更将带来一个文化产业精英云集、争奇斗艳的美丽盛宴。

     

        十年磨一剑。走过了10年的深圳文博会,已经日臻成熟,蔚为大观。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深圳文博会以自己鲜明的特色,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推进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文博会的诞生和发展,彰显了深圳乃至中国的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是在这一平台上,10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多业态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为文化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催生了一批产业发展前景好、市场化程度高、创意与创新融会贯通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实现了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

     

        适应时代发展大潮而诞生的首届文博会,开幕前3个月招展率达80%。从第六届文博会开始,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便全部参展,实现了“满堂红”和“全家福”,部分展馆更是“一位难求”。

     

        正如戛纳电影节之于法国、米兰服装展之于意大利,这些全球知名的展览活动,代表着这些国家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文博会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有力推动了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了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换。同时,搭建了港澳台地区文化产业和内地文化产业交流与融合的平台,推动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和凝聚力。

     

        纵观前九届文博会的交易额,呈现的是一条昂扬上升的曲线:从首届的356亿元到第九届的1665亿元,每届的交易额都是成倍增长,九届交易额累计达到8100亿元。

     

        文博会成交额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文化产品的成长和交易。随着展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增强,深圳文博会作为国家级、国际性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品牌也越传越远,越擦越亮。

     

    搭起中华文化走出国门的一座桥梁

     

        文博会是中国文化产品项目融资交易并走出国门的一座桥梁,中国文化产业成果在这里被集中整合、包装与展示,通过文博会平台延伸到广阔的海外市场。

     

        据统计,前九届文博会出口成交额累计超过850亿元。而即将召开的第十届文博会,其国际化程度会更高,推动中国文化产品项目“走出去”的力度会更大。

     

        数据显示,文博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首届文博会,国外的参展商来自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大多数还在观望。至第九届,来深圳参加文博会的16347名外国客商遍布世界93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国际客商都是带着合同来的。

     

        文化输出,关键是要使承载着文化价值和文化意识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适合于国际市场的需求。文博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采用国际化运作方式,对海外招商进行不懈探索。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平台,文博会面向全球,在东南亚、欧洲、美国、加拿大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广招合作伙伴;并通过建设“中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和投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与全球展览集团的合作,在海外举办各类推介活动,进一步提高文博会的国际化程度和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服务功能。

     

        贸易扬帆,文化远航。文博会已经成为中外文化贸易的加速器、文化产品走出去的主渠道。

     

    中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精彩缩影

     

        文博会从最初筹办之日起,就摒弃了由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模式,提出“政府办会,企业办展”的新模式。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文博会将办展交给了市场。

     

        自第二届文博会开始,文博会公司走上前台,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优势,与国内外专业会展公司、文化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合作承办文博会项目,同时,“择优而录”将主会场的8大展馆都分包给优秀的文化企业和代理机构。

     

        文博会还在我国会展业首创分会场模式。从第二届文博会开始,分会场逐年递增:6个、17个、24个……第十届文博会分会场将达54个。

     

        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建强在回顾文博会10年发展历程时说,文博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发展起来的。文博会的成功举办,体现了敢闯敢干、开拓创新的深圳精神。

     

        “刚开始办文博会时,我们颇有几分心虚。”叶建强说,最大的难处就是没有品牌,而且国内没有同类展会的经验可借鉴。但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紧密结合,发挥出成倍数增长的能量。10年,文博会展示交易规模从首届的4.3万平方米增加到第九届的10.5万平方米,交易额从357亿元增加到1665亿元……叶建强认为,文博会不仅成为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载体,还将产业和经营意识带入了文化领域,使长久受到约束的生产力被极大地释放。

     

        这,就是文博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奥秘。(本报记者 易运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