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0日 星期六

    新展大观·北京鲁迅博物馆展出馆藏近现代名人书札——

    当年风云会 今朝看飞鸿

    刘彬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10日   04 版)
    鲁迅致钱玄同信的信封 资料图片
    鲁迅致钱玄同信第一页 1919年8月13日 资料图片
    周作人致钱玄同信 资料图片

        “周同志:方才得到你病得很厉害的消息,十二分的担心你的病状!我恨不能立刻来看看你,但我割治盲肠的伤口,至今尚未复原,仍不能够起床行走,迫得写这封信给你!”两页三百余字宋庆龄写给鲁迅的信,日前首次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公开展出,表达了宋庆龄对鲁迅的同志般的关爱。

        “之所以有这封由宋庆龄口述、廖梦醒代笔的信,原因是1936年6月5日宋庆龄自己也因盲肠炎入院治疗。而当时鲁迅病情危重,宋庆龄力劝他赶快入院治疗。”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介绍说,信的落款“宋庆龄六月五日”,字迹墨色与正文明显不同,是宋庆龄用蘸水笔所书,信封上“周先生收”几个字,也是她的亲笔所书。“1956年上海鲁迅纪念馆开馆之际,宋庆龄应邀重抄了这封信,与原信字句略有不同。”

        仔细的观众会发现,在此次展览中,1925年3月11日鲁迅洋洋洒洒写给许广平的千言信的末尾落款是“鲁迅”。与此不同,1919年8月13日鲁迅致钱玄同的信落款只是“迅”。而在1927年12月6日鲁迅致蔡元培的信尾,鲁迅的一枚印章也是初次与世人见面。“在鲁迅的众多信件中,鲜见他用过这枚印章。”黄乔生说。

        与这几封书札一同展出的还有150余封名人书札,写信人或是蔡元培、胡适、陈独秀,收信人或是鲁迅、周作人、钱玄同,这些名人手泽真迹正是新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珍贵载体和物证。为期20余天的“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近现代名人书札展”,使得群贤重聚。笔墨之间,激荡时代风云。

        随同书札同时展出的,还有当年贴了邮票、盖了邮戳的信封。信纸、信封、邮票各具特色,其共性却都呈现出当年先生们对于学术、生活、交友的诚挚。这些书札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文人学者的真性情。潘汉年早年写给钱玄同的一封信中写道:“疑古先生玄同:我有件事情气得心痛,十天以前我寄上稿件一大堆,天天盼望你的回信来。可是总未见你来个字儿的影踪!《语周》上也不见我的稿件,难道挂号的红娘竟敢作弄?”信尾汉年君以“荒唐孩子”落款,并加“恐怕女士冒我名”以注释。

        手札是纸媒文化时代的产物,在书写方式进行着剧烈革命、手写渐为电媒所摒弃的时代,这些书札穿越了近百年岁月,尤其显得珍贵。近年来,近现代文化名人手札也成为收藏界追捧的新宠和拍卖市场活跃的品类,陈独秀、胡适、鲁迅、茅盾等人的书札屡屡拍出天价。2013年11月18日,鲁迅在1934年致陶亢德的220余字的信札被中国嘉德拍卖行最后以655.5万元落槌卖出,这样的价格恐怕连写信者鲁迅也未曾想到。

        “这些年,作为国家级博物馆,经常有人拿着一本或是几页手稿来馆请求帮其辨认是否出自鲁迅之手。经我们鉴定,绝大部分是赝品。”黄乔生说,举办这次展览,我们的用意之一就是想编辑出版一本《名人手札图录》。“有了指南性质的图录,收藏爱好者或者研究人员就能了解一二了。”

        “按现在的印刷技术,我们出版的图录可以十分逼真地还原书札原件,而那样又会给造假者创造机会,他们‘按图索骥’,到时候不知道多少赝品又要诞生了。”黄馆长道出了鲁迅博物馆的担心。

        收藏和研究书札多年的收藏家方继孝,对此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他说,20世纪90年代曾与北大一个教授合作出版了一本《字字珍藏——名人信札的墨迹与鉴赏》,后来40%被复制,散落到各大拍卖公司。“现在书画界造假猖狂,如果将来出版一本工具书,造假的可能性更大。”方继孝说,不过我们也不能因为害怕造假而影响了文化传承,假的就是假的,即使魔高一丈,但始终道高一尺,正义永远压倒邪恶。北京鲁迅博物馆专家王世家补充说:“真假摆在一起,一清二楚,真品与赝品传达出的信息是不同的,并且临摹的漏洞往往很多。”(本报记者 刘 彬)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