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阐发?如何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面这番话就是一个具体要求和生动注脚。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其实是有丰富内涵的。一方面说明我国是一个文物大国,用不可计数来形容文物的数量一点也不夸张。把它们深藏禁宫只是保存保护的初级意义,如何让这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广大人民群众能与之“亲密接触”和经常得见,是“死”文物“活”起来、受“禁”(保护)文物走出禁宫的要义之一;另一方面是要求我们把这些丰富无比的文物资源加以盘活,发挥它们在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文化人、文化养心、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种种功能。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又始终不断地在中华大地上与中华民族一起生生不息,成为人类文明的独特风景。中国的文物不仅精美绝伦,而且传承有序、代际分明、博大精深。历史上,收藏保护我们的文物精华也成为上至皇室下至黎民特别是文人士大夫的一种制度、雅好、自觉和责任。长期以来,品鉴文物、珍藏文物是中国人的优良文化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建立了众多国家级、省市区级博物馆,实现了县县有博物馆的文化设施建设目标,公布了《文物保护法》,设立了国家文化遗产日,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物展览和对外交流展,并且实施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文化惠民政策。近年来,各地文博界还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开放形式、创新技术、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文物展览的生动性、教育性、审美性,使文物保护意识大大普及和加强,文物展览日益丰富生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称赞。
但是,与我们文化大国文明古国的美誉度相比,与海量的文物库藏相比,目前文物展示的内容和形式,依然只是九牛一毛。绝大多数的文物精华都在“禁宫”(库房)里,绝大多数的文物精华都鲜为人知、世人难见、公众罕见。当下,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逐渐提高,文物保护的法律、制度、手段、技术、条件也日新月异,与时俱进,但是,如果文物保护只是为了让它们永久雪藏,永远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知所识,文物保护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不是要大打折扣呢?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前提下,文物的利用,文物的“活”在当下,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首先,文博界应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把单纯收藏式的“保护”转变为展示,才能让文物“活”起来。文物藏品化,使文物精华和许多国之重器一辈子或几十年都从未被人“看见”过,这些漂亮“媳妇”从来没见过人民这个“公婆”,雪藏深宫禁苑,秘不示人。藏品要不要向大众展示,如何向大众展示,鲜有人深究。这也导致我们各级政府主建的博物馆大多都是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而分类性的艺术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民族博物馆等很少。因为历史和文物是学术的、深奥的概念,既不易于普及,又有拒人于门外之嫌,更不易于对外交流,所以,博物馆往往被老百姓视为象牙之塔,就是外国友人游客也常常不以为意,鲜有成为对外窗口、旅游热点的景象。
其次,要加强顶层设计,突出重点,科学定位,全国统筹。较之于法国卢浮宫、凡尔赛宫,美国大都会、英国大英博物馆等,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登记在册文物均超百万件,从藏品数量上说,绝对超过他们。这还不包括遍布大江南北、数量庞大的珍贵文物。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一处卢浮宫那样的“艺术”(也是文物)展并如此长久地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目光呢?卢浮宫是把全世界的艺术精华都集中起来了,以雕塑和油画为最突出。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如此仿效。但是,如果我们把全国的文物精华集中起来,并按艺术的品种、样式加以精心编排与展示,是不是可以造就一个中国和东方艺术精品集成的品牌性展示呢?
也就是说,要让中国文物“活”起来,不仅是各个博物馆把藏品变成陈列就“活”了,而且要创新顶层设计和重新组合陈列,让藏品重组,让文物按艺术再排列组合。为此,还要更新“文物调拨”机制。过去,地方出土、发现的重量级文物,一经国家调拨就成为调拨性“收藏”,成为专家研究的专利,而不是成为国家“艺术品”加以展览展示,地方不仅“失”去文物而且失去文物带给地方的文化荣誉,所以,调拨的阻力很大,积极性很小。“调拨”要既有利于文物艺术精华从分散转为集中,也有利于精品的高水平、高技术保护和地方文化荣誉张扬,更有利于国家文化形象、艺术魅力、文明高度的宣示。
我们需要一个中国的“卢浮宫”,我们缺少一个中国的“卢浮宫”。我们拥有的中国古代艺术精品,其数量之巨、艺术之精、品质之美,绝对可以成就一个东方的“卢浮宫”。
什么时候,中国伟大的东方古代艺术能够从一盘散沙的沉睡中集合起来,英姿焕发地“活”起来呢?
(作者为中国艺术报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