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同比上涨1.8%,比3月份涨幅回落0.6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4月CPI涨幅创18个月新低

    张翼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10日   02 版)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8%。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上涨1.6%。1-4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2%。

     

    CPI涨幅缘何创新低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可以看出,4月份CPI同比涨幅比3月份2.4%的涨幅回落较多,原因何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进行数据解读时指出,4月份CPI创下1.8%的新低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去年4月份受“倒春寒”天气影响,鲜菜价格大幅上涨,而今年4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高1.1摄氏度,鲜菜价格大幅下跌,两相比较导致鲜菜价格同比下降7.9%,影响CPI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受供大于求的影响,猪肉价格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4月份降幅为7.2%,影响CPI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

     

        从发布的环比数据看,4月份鲜菜和猪肉价格下降比较突出,两者合计影响CPI下降0.51个百分点,超过了CPI总降幅,是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从历史数据看,今年4月份鲜菜价格为近3年同期最低水平。”余秋梅说。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监测数据也显示,今年4月份黄瓜、豆角、西红柿和油菜每千克均价分别为5.42元、10.74元、7.07元和4.53元,比3月份均价分别下降了23.2%、18.7%、16.0%和14.1%,价格下降较多。

     

    物价温和上涨是趋势

     

        据测算,在4月份1.8%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7个百分点。

     

        “综合各种因素分析,未来物价仍将保持温和上涨态势,4月份的CPI同比涨幅可能是上半年的低点。”余秋梅指出。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称,从物价运行趋势来看,由于需求乏力的状况并未明显改观,预计CPI新涨价因素仍然不会出现明显上涨,但受未来几个月翘尾因素明显回升的影响,预计2014年二季度CPI同比可能高于一季度。

     

        首创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预计,5月CPI涨幅可能在2.3%~2.5%。5月份的翘尾因素会比4月份大幅上涨,可能达到2.1%,这意味着即使没有新涨价因素的影响,5月份CPI涨幅也会高于2.1%的水平。

     

        央行日前公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一季度“价格形势基本稳定”,内外需求、货币环境、供给、基数都有利于“CPI继续保持稳定”。

     

        “在PPI为负、需求没有明显回升时,CPI走低,通胀不太可能,但也不用担心经济通缩的问题。”王剑辉指出。

     

    数据显示经济回稳态势

     

        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同比降幅双收窄。环比下降0.2%,降幅比3月份缩小0.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0%,降幅比3月份缩小0.3个百分点。

     

        余秋梅指出,从发布的分行业出厂价格环比数据看,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14个行业产品价格稳中有升,16个行业下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燃气生产和供应、水的生产和供应等行业出厂价格环比小幅上涨;煤炭开采和洗选、有色金属冶炼、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出厂价格环比有所下降。

     

        不久前发布的一系列宏观指标表明,经济增速出现阶段性回升。4月份,制造业PMI延续上个月的上涨形势继续小幅上升,外贸进出口降幅收窄。受此推动,PPI同比降幅收窄的趋势有可能在二季度得以延续。

     

        央行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央行同时强调,将对货币政策进行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

     

        有关专家指出,尽管通胀温和为货币政策放松提供了空间,不过目前经济运行仍处偏弱运行格局。宏观政策依旧以微刺激为主要方向,货币政策在此基本框架下也暂难有大动余地,稳中略偏松仍是主基调。(本报记者 张 翼)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