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09日 星期五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接力,让生命延续

    刘昆 罗勋湖 张林涛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09日   04 版)

        “你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善与美的一面,你的生命得到了延续,一路安好。”这些天,在“雨纷纷”“天堂网”“思念网”等网络纪念平台上,网友们争相为一位名叫叶劲的小伙子献花、点烛、留言。

     

        21岁,花样的年华。恶性脑瘤却剥夺了叶劲年轻的生命。他离开后,无偿捐献的眼角膜、肝脏、肾脏,给了6位重病患者“第二次生命”。用这样接力的方式,叶劲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千里急送“救命心”

     

        叶劲是广西贺州市昭平县人,初中毕业后,就在广东打工。“他非常孝顺,经常打电话问候家人。”叶劲的父亲叶绍毅说。

     

        2013年8月的一天,叶劲突然晕倒,被诊断为脑出血。时断时续的头痛、头晕,折磨了叶劲3个月之久。叶劲再次检查后被诊断为脑瘤。多次手术之后,5月1日上午,叶劲被医生宣布为“脑死亡”。

     

        很快,叶劲家人作出一个决定:捐献叶劲的眼角膜、心脏、两只肾脏、肝脏。“我没把这事当成有多高尚,只是希望得到器官移植的人好好活下去。”叶绍毅哽咽着说。

     

        就在5月1日当天,远在1800公里之外的北京安贞医院,已患扩张性心肌病2年之久的12岁江西男孩小包突然出现严重心衰,靠呼吸机勉强支撑着,命悬一线。

     

        红十字会和医院为两个人搭起了生命传递与延续的桥梁。5月1日下午5时,叶劲被转院至桂林市解放军第181医院。5月2日下午4时55分,叶劲的心脏被小心翼翼地放入储存箱。心脏移植手术中,心脏离体的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

     

        一路上,救护车警笛长鸣,朝着桂林两江国际机场飞驰。解放军第181医院紧急发函至南航广西分公司,希望航空公司保证将运送心脏的CZ3287航班正点起飞。

     

        CZ3287航班提前15分钟起飞。随后,南航通过民航局协调各地空管单位优先保障,并准备两架飞机备份。南航地服部门协调办理活体器官运送证明,并联系机场开通绿色通道,使该航班的实际飞行时间比计划时间缩短了35分钟。

     

        当得知“救命心”要送到距首都机场26.4公里的安贞医院后,警方、急救等部门作出紧急决定:派急救直升机空中转运。

     

        由于安贞医院内不具备直升机起降的条件,5月2日晚8时左右,安贞医院西门外的安贞路沿线开始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多名交警在场维持秩序,在马路上为直升机“清”出了一个临时停机坪。为了让直升机快速地找到降落的位置,现场又动员了两辆私家车打开汽车前灯,引导直升机降落。

     

        经过爱心接力,当晚8时30分,心脏送抵北京;9时20分,安贞医院开始为小包进行移植手术。5月3日凌晨2时06分,医生向外界宣布,小包手术成功。

     

    千里送心,不会只是个案

     

        5月5日,广西红十字会秘书长龙军胜一行,走了1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了叶劲家中,亲手将“中国人体器官捐赠荣誉证书”交给了叶劲的父亲。作为广西第161位器官无偿捐献者,叶劲的名字、照片可以按照亲属们的意愿,铭刻在南宁市青龙岗长安墓园捐献纪念墙上,以供公众缅怀、纪念。

     

        在广西,像叶劲这样的器官捐献者还有很多。“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何玥、广西首例生前自填器官捐献书志愿者陈彩园、“最美学生”江玉凤等一大批器官捐献者,都是叶劲的友伴。

     

        记者了解到,广西在2011年被纳入第二批开展中国人体器官移植试点省区,截至今年5月,已累计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161例,受益者513人。

     

        在广西,器官捐献者受到了“特殊礼遇”。广西设立了器官捐献专项基金,并开设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同时积极推动《广西遗体器官捐献条例》等的立法工作,进一步健全了器官捐献的体制机制。

     

        截至2013年年底,广西无偿捐献器官的案例总数位列全国第四。“与此相关的培训是广西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一大特色。”广西红十字会副会长潘雪红介绍,自2011年起,广西红十字会已经先后举办了4期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信息员培训班。这样的培训,为广西红十字会在县、市、区的红十字会、医院、卫生部门的三级联动机制奠定了人力基础。

     

        广西红十字会还积极开展宣传,通过在广场、医院、学校、社区发放宣传环保手袋、宣传折页、台历,提高公众对人体器官捐献的知晓率,特别是在何玥当选“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落成等重要节点,协调媒体对这一工作给予了充分而持久的报道,增强了社会认同。

     

        桂林红十字会的协调员李霞表示:“人人都拥有大爱,社会也需要大爱。千里送心,不会只是个案。”(本报记者 刘 昆 本报通讯员 罗勋湖 张林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