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08日 星期四

    制金融改革创新的美好蓝图

    ——宁波市着力打造升级版金融生态示范区

    作者:张进中 蒋继斌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08日 10版)
    宁波市从全局的高度来谋划下一阶段金融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加快构筑现代都市。CFP

        自今年开始,浙江省宁波市实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金融支撑的关键作用更加凸显。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将宁波建设成为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金融生态示范区,提高社会诚信度,提高金融贡献度,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宁波市再造金融特色发展新优势的共识。

     

        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刘奇表示,宁波今后能不能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业的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要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以金融创新助推发展创新,以金融实力壮大发展实力。

     

    宁波金融生态稳居“第一方阵”

     

        据中国社科院、中国金融学会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结果报告》,宁波金融生态在国内200多个城市排名中列第六名,属于国内“第一方阵”。在过去的10多年间,宁波的金融生态评价在全国排名始终处于前列。

     

        2013年末,宁波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3164.6亿元和13314.02亿元,存贷比101.13%,资金运用更加充分;各金融机构以“助力转型·金融先行”为主题,主动开展金融支持建筑业、“个转企”、外向型经济等系列对接活动,以信贷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积极应对“菲特”台风带来的洪涝灾害,保险业在短时间内处理赔案共计赔付超过35亿元,为灾后稳定和复产重建作出了巨大贡献。

     

        宁波市金融行业还积极支持已上市公司、上市后备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开展多渠道融资。在金融改革创新深化方面,宁波不断进行探索,机构创设、改造、集聚进度加快,区域金融影响也随之不断扩大。针对经济发展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宁波金融行业突出风险防控重点领域,至去年底,不良贷款率1.58%,保持浙江省内城市中相对较低水平。

     

    全面深化改革亟须发展新优势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济下行与结构调整使得金融不良资产持续上升,宁波市金融生态优势有所弱化,甚至存在金融生态红利逐步丧失的风险。与此同时,区域间、城市间金融产业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地金融改革试验区竞相涌现,宁波市金融业原有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弱化。

     

        在此形势下,宁波市重新审视现状,正视不足,从全局的高度来谋划下一阶段金融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六个加快”: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加快构筑现代都市、加快推进工业升级、加快创建文明城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提升生活品质。

     

    多管齐下系统建设金融生态示范区

     

        为加快建设宁波金融生态示范区,宁波市金融办组织人员先后赴广州、深圳和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委托国务院研究室下属的综合研究院(中国·深圳)对宁波金融生态进行综合评估,分别向27家相关单位书面征求意见,充分吸收借鉴各方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了《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建设金融生态示范区的若干意见》。《意见》分别对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夯实金融生态建设基础;优化金融人才环境,加大金融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加强金融人才教育培养;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风险防控处置效率等作出了翔实、具体的部署。

     

        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金融办主任姚蓓军告诉记者,作为建设金融生态示范区的保障措施,宁波计划从组织机制保障、政策法规保障、考核激励保障、舆论宣传保障等方面着手,积极推进金融生态示范区建设。

     

        记者了解到,宁波市已经组建宁波市金融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金融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各项重大任务。目前正在梳理、整合现有政策中涉及金融业集聚、创新、发展的财政补贴和奖励政策,计划制定新一轮金融产业发展政策。

     

    走出特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之路

     

        建设金融生态示范区,宁波计划经过3年探索和实践,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人才发展环境、商贸物流金融等方面取得突破,走出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金融改革创新发展之路,使当地金融生态综合水平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记者了解到,宁波将以改革创新为统领,加强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更好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建立与重大项目特点相适应的信贷模式,通过银团贷款、联合贷款等方式,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同时,积极探索非传统信贷融资业务,推动信托融资、租赁融资、股权融资的开展。还要引导支持项目建设主体开展上市融资、并购融资、债券融资等,拓宽保险资金、民间资本等参与项目建设的通道。

     

        “金融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宁波市将把创建金融生态示范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正确处理金融服务与贡献、金融保障与安全、金融创新与协作的关系。”姚蓓军认为,“要加快引进培育专业化特色金融机构、金融人才和新型金融业态,增强金融发展活力和服务能力。同时,要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范,完善金融风险监管体系,积极化解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不断提升和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本报宁波5月7日电 本报记者 张进中 本报通讯员 蒋继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