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不适用的教案统统丢到爪哇国,一切与推动强军目标无关的教学训练都要改弦易辙……4月中旬,在空军上海某后勤训练基地学兵一大队教学讲评会上,基地司令员于忠臣说:“在奔向能打胜仗这场接力赛中,我们一定要跑好自己这一棒。”
向实战化保障转型
2013年初秋,基地20余名教学骨干分赴南空、广空、成空等多个一线部队调研见习。在广空某场站,油料信息化教研室主任李涛几天没睡着觉。部队向他反映,两名曾在基地培训过的学兵返回部队后,经过3个月的实践锻炼,才适应本职岗位。而这两名学兵在基地的毕业考核中,成绩皆为优秀。基地的优秀学兵到了部队竟然不合格,这不能不说是基地训练的失败。
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基地政委臧立谦说:“从教员到党委班子成员,都感受到巨大压力。”基地党委多次开会研究,达成共识:基地化训练必须向实战化保障转型。
实行“实景化训练”
在“实战化”这个指挥棒下,基地的教学训练迅速转型。他们采取“任务引领型”的教学新模式,组织力量编写10万字的“一体化作业想定”;将学兵在战时条件下应掌握的工作,细分为20个具体任务、150多个环节;利用建成的综合保障训练场实行“实景化训练”,最直接地让学兵明白,到底应该在保障中做什么。
学兵们发现,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后,新教材从原来的500多页精简成300多页,教材薄了,但与实战保障更密切了。变则通,在2013年度空军油料专业士官信息化培训中,79名信息化操作员考核合格率达98%;油库司泵员,第一岗位任职能力从原来的30%提高到95%。
作为对教学成果的检验,考核衔接着整个教学过程。以往传统的考核机制一度让基地领导一筹莫展,自己的学兵自己考,教员既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人情分、印象分让考核成绩虚高,教学训练质量难以真实体现。只有让考核也充满硝烟味,我们的学兵上了战场才会“稳操胜券”。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上级机关、基层部队、训练机构“三级”联合的考核机制应运而生。前不久的一次统计显示,尽管实行“三级联考”以来,学兵考核优秀率下降了3%-5%,但部队满意率却上升了8%-10%。
课堂向部队延伸
为了使宝贵的教学资源更多更好地转化为战斗力,基地课堂向部队延伸。
今年1月8日,油库司泵教研室高级讲师徐冉,接到空军某技保大队司泵员小唐打来的电话,向他请教新型油泵变频控制柜压力参数设置修改方法。同往常一样,徐冉耐心地从原理讲到操作,在电话里足足讲了半个小时。
徐冉感到,随着装备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以通电话的形式向基层提供技术服务越来越力不从心,有些复杂的原理根本难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清楚。于是,在一次基地组织的教学座谈会上,徐冉大胆地提出建立一个网络远程教学服务平台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空军机关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基地开始牵头建设“空军油料专业训练网”。这个远程教学服务平台集“远程教学、视频点播、资料检索、在线交流”等功能为一体,很好地满足了基层部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