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GDP达1255亿元,连续20年位居福建各县区市首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5位——这就是被誉为“民营经济特区”的晋江。
然而,晋江人不敢放松,危机感与紧迫感始终萦绕心头。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日前召开的晋江市2014年工商企业界千人大会上,晋江喊出了“改革突破,创新突围”的新口号。一场新的改革攻坚战,开始了。
从“光脚”到“穿鞋”,企业更努力
“我们当年凭着‘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股勇气,敢闯敢拼,硬是开出一条新路。如今,穿上皮鞋、条件更好,我们不能丢了改革创新这个灵魂,要加大力度改革创新。”在大会上,一位当地企业家这样感言。
“穿上皮鞋”的晋江企业家,改革创新的雄风依旧。
不久前,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公布2013年全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安踏营业收入72.81亿元、毛利率41.7%,各项指标高于市场预期。
这一成绩,得益于安踏的一次变革——将商业模式由过去的“品牌+批发”转变为零售直营,打掉了渠道中间层,使品牌商更直接面对消费者进行零售直营。依靠商业模式的创新,安踏连续3个季度实现订货数据正增长,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首家复苏的企业。
眼下,人力成本提升、原材料涨价等导致制造企业利润持续下降,融资难更让许多中小企业雪上加霜。
改则兴,不改则衰。爱拼敢赢的晋江企业家天生“坐不住”,面临困境,他们内心更是充满改革创新的冲动。
晋江丹豪陶瓷有限公司率先试水喷墨技术,产品利润提高了50%以上。随着更多企业用上喷墨设备,晋江陶瓷开始摆脱以往的低端形象。
恒安集团主动“刹车”,启动第三次管理变革。集团CEO许连捷透露,目前恒安集团已经联手IBM,在内部进行整个供应链的整合。
如今的晋江,传统产业掀起变革浪潮,2013年五大传统产业产值全部超百亿元,制鞋、纺织服装业分别增长7.3%、6.6%,食品饮料、纸制品业均增长20%以上;新兴产业不甘落后,2013年,高端装备机械、新材料、光电信息、海洋生物、高端包装印刷五大新兴产业增长16.9%,增幅首次跑赢传统产业。
从“抓手”到“放手”,政府更给力
2013年底,晋江正式启动商事登记改革。当天,晋江猫抓老鼠鞋业有限公司仅一天时间就拿到了执照。从“先证后照”到“先照后证”,一字之变,破解了市场主体准入的难点和瓶颈问题,激发了市场活力。
去年以来,晋江出台“金改”20条,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仅2013年就有20多亿元民间资本进入准金融领域。了解中小企业资金之渴的斯兰集团,去年组建了民间资本管理公司,通过与银行合作开展产业链金融创新,以设立互助资金池的形式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了1.38亿元贷款。
企业改革创新如火如荼,当地党委政府意识到,解难题、破制约的唯一出路在改革;只有释放改革红利,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晋江市市长刘文儒表示,政府要把工作着力点更多放在公共配套、民生保障、社会管理、生态保护、市场监管,全力为企业发展筑平台、造环境,打造最具竞争力的民营经济乐园。
一系列创新举措推波助澜,促进了晋江速度、质量、效益协调统一。
通过与哈工大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当地成立晋江—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经过一年多努力,研发中心与陶瓷、食品等行业的50多家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有效提高了企业自动化水平。
借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库资源,洪山文创园、三创园、五店市传统街区等创新载体加快推进。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投用不到一年,就汇聚了30多家一流工业设计企业,为1000多家制造业企业破解设计难题。筑巢引凤,优厚的人才政策为晋江企业转型网罗了一批人才。
“企业需要的时候,政府就要去帮扶;企业不需要的时候,政府就不要管。”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说,政府要从“抓手”到“推手”,从“推手”到“帮手”再到“放手”,由直接干预向完善服务转变,为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从“制造”到“创造”,创新更有力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闲起步”“三来一补”,到后来的“集群上路”“品牌上市”,再到这几年创新驱动逐渐深入——晋江的发展方式不断在变,但改革创新的核心内涵一脉相承。
“改革创新是‘晋江经验’的根源。”刘文儒说,晋江地少人多山贫瘠,经济发展依靠的就是爱拼敢赢的精神,原来靠苦拼,现在要“智拼”。许连捷说:“晋江没有资源,最大的资源就是企业家。”
“晋江经验的发展模式,是内源性改革的典型,即通过社会自身力量创新产生变革。”福建省委党校产业与企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管理学部主任林红认为,晋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具有产权明晰、机制灵活、自主经营、反应敏捷、风险自担及强大的创新动力等优势。这种发展模式,既能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发展的强大动力,又能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国内外市场互动发展,因而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新时期,晋江依然是福建发展最快、实力最强和最具活力的地区,“晋江经验”的内涵也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升。
如今,创新驱动正作为推动经济升级的引擎持续发力,引领晋江从“制造基地”向“创造基地”升级。大批企业提升产业层次,抢占技改、研发、创意、营销等产业链高端环节,更加重视工业设计、金融创新、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提升作用。
“作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模式的‘晋江经验’,由改革创新催生、发展,也必将在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陈荣法表示。(本报记者 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