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27日 星期日

    用如山铁证还原血泪史实

    ——吉林省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

    曾毅 任爽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27日   03 版)
    吉林省档案馆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展板。 本报特约记者 任爽摄
    档案展板,内容为昭和十二年(1937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大阪每日新闻(奈良版)》题为《南京总攻击观战记》的报道,报道记载了日军助川部队和海军“扫荡”后,从下关码头最近的一条街到扬子江下游尸体绵延二三里远的惨状。本报特约记者 任爽摄
    1944年《邮政检阅月报(二月)》中的一份文件。档案记载了日军在扫荡一个村落时,所有男子被杀,小孩被扔进火中,共有150人遇害。(图片由吉林省档案馆提供)

        在吉林省档案馆三楼大厅里,张贴着关于日军实施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残酷奴役劳工、对中国东北实施移民侵略、审讯和虐待英美战俘等内容的日本侵华档案展板,令人触目惊心。

     

        “展板中涉及我们馆新公布的89件日本侵华档案,这只不过是馆藏日本侵华档案近10万卷中的很少一部分,可以说是冰山一角。然而,就是这冰山一角也足以为日军当年的侵华罪行提供如山铁证,还原给世人一段不容抹杀的真实历史。”吉林省档案馆副馆长穆占一字字铿锵。

     

    掘地深埋仍掩盖不了累累罪行

     

        1945年8月中旬,在伪满洲国“国都”(现吉林省长春市)侵华日军关东司令部(现吉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冲天的火焰正将记录着日军罪行的一箱箱档案化为灰烬。可是,记有滔天罪行的档案实在太多,部分来不及销毁的档案就被深埋在了地下。

     

        “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发表后,日本已经意识到将战败,于是开始部署销毁档案,这些档案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埋藏起来的侵华铁证。”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说。

     

        作为档案接收和管理的亲历者,吉林省档案馆离退休职工赵素娟介绍,1953年,解放军某部驻长春部队为修理地下电线,寻找铺设管路,在伪满日本关东宪兵队司令部旧址偶然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档案。后来,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伪新京宪兵队的弘田利光供述证实,这正是当年关东宪兵队来不及销毁的档案。当时长春市公安局组织人员,挖出了一大卡车日本关东宪兵队档案,后交给吉林省公安厅进行系统整理。1982年,吉林省档案馆接收了这部分档案,进行保管、研究工作。

     

        目前,吉林省档案馆有日本侵华档案65个全宗、近10万卷件,主要包括关东宪兵司令部档案、伪满中央银行档案、唱片档案、伪满洲国“国都”新京一些重要建筑物图纸四部分。新近公布的89件日军侵华档案,包括关东宪兵队司令部档案87件,伪满中央银行档案两件。

     

        “这批档案数量巨大,管理有序,较完整地揭示和还原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和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蒋立峰表示,尽管自己多年从事日本历史研究工作,但看到这批档案时依然很吃惊。

     

    “日军档案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从吉林省档案馆获悉,89件日军侵华档案分别从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731部队“特别移送”、残酷奴役劳工、日军暴行、对我国东北实施移民侵略、镇压东北抗日联军、审讯和虐待英美战俘等8个方面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在暴露日军暴行的档案中,一封1941年6月由高嶋部队小林一郎写给东京市赤坂区小林胜的信件写着:“砍下中国人脑袋的时候,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我不清楚自己有多少次杀人的前科了,但是战场上我享有治外法权,不受当地管辖。”这封日本人之间的通信被做了“消除发送”处置,不仅是侵华日军对自己侵略暴行的直接记录,还揭露了日军企图欲盖弥彰的丑行。

     

        除了信件,还有出自日军之手的报告、月报、电话记录、调查表等记录,也同样将历史事实真相昭彰于天下。

     

        在日军实施南京大屠杀的档案中,一份报告清楚地反映出日军在实施南京大屠杀前南京人口有100万的史实,直接戳穿了日本右翼“屠杀前南京人口不足30万”的谎言;

     

        在强征“慰安妇”的档案中,一份调查报告记载了南京、下关、句容等多地的日军数量及“慰安妇”配置比例,日军在10日内利用“慰安所”的人数统计等内容,伪满洲中央银行的电话记录则记载了日军以军用公款科目转账划拨给日军部队“购买”“慰安妇”专项资金的内容;

     

        在向中国东北移民侵略的10件档案中,有月报、通牒和图表等形式,说明了日本向我国东北移民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国家行为;关于记载和反映延吉、新京、孙吴宪兵队实施“特别移送”的档案,则为侵华日军进行活体细菌实验提供了直接证据,是开展731部队罪行研究的新线索……

     

        “这批档案有的对日本侵华所犯下的罪行提供了原始证据,有的对早已被国内外公认的罪行提供了原始佐证。一大特点就是原始档案居多,是日本人在侵华过程中自己形成的,具有本源性和唯一性。我们用日本人自己形成的日文档案还原历史,是对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屡屡制造事端的有力反击,恰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蒋立峰说。

     

    铁证“发声”令血泪史不容抹杀

     

        “吉林省档案馆的这批珍贵史料对日本侵华罪行提供了大量证据,对反击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近日召开的吉林省档案馆公布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媒体见面会上,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胜今介绍,吉林大学日本侵华史研究中心已于今年3月7日揭牌成立,学校将进一步组织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与吉林省档案馆进行共建和共同研究工作。

     

        “不仅要加强与吉林大学的合作,今后我们还将陆续同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改变档案馆过去只管理档案的模式,加强对馆藏日本侵华档案的深入研究。”穆占一表示,尽管这项工作任重道远,却义不容辞。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吉林省档案馆藏日军侵华档案整理研究”已被确立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

     

        “不仅是加强国内研究,还可以加强国际合作。”苏智良教授认为,这批日军因未来得及销毁而得以“劫后余生”的材料,完全可以“发出更响亮的声音”。他指出,比如在25件关于“慰安妇”的档案中,有6件涉及朝鲜人“慰安妇”;在731“特别移送”档案中,也涉及了朝鲜人;在关于审讯和虐待英美战俘的档案中,还记录有“奉天俘虏收容所”内,美英等联军战俘遭受虐待的悲惨境遇。苏智良相信其中涉及的国家,也有很多话要说,也可以与他们加强交流合作。

     

        在近日出版的《铁证如山——吉林省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研究》一书中,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吉林省档案馆藏日军侵华档案整理研究”负责人、主编庄严,在综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89件日本侵华档案,揭示了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本质,客观上批判了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翻案的倒退行径。深入发掘、充分利用日本侵华档案,有助于警示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高度警惕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阻止一切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行为,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向和平美好的明天。”(本报记者 曾 毅 本报特约记者 任 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