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阅读吗?
北京市金台书院小学对全校一至六年级共293名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有8.3%的同学不喜欢阅读。
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因为识字量少,有阅读障碍;有的是因为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阅读;有的是因为一直不重视课外阅读,觉得读了也用处不大,所以不去阅读;也有的是因为读得少,无法感受阅读的乐趣。
调查表明,学生虽然对阅读的态度是积极的,但由于缺乏课外阅读意志,自觉持久阅读的学生为数不多,直接导致课外阅读总量小。无论哪个年级,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并不多。而且,相当多学生现有的课外阅读量距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
那么阅读兴趣从何而来?又如何长久保持?
校园如何营造书香?
你赠我一本书,我赠你一本书。在北京市第二中学新鲜小学“生命阅读越精彩”第五届读书节活动启动仪式上,小朋友们都能从同伴那里得到一本书。
专门的读书课,不会在课程表中显现,但书却会陪伴他们成长。
“学生既可以捧书阅读、向朋友推荐,也可以在多媒体‘童话王国’借助现代化的设备为同学们讲故事、表演童话,还可以依据读本的内容,参与读本绘画。图书室‘悦’读会,家长与孩子一起亲子阅读。还可以参加与阅读相关的品读、拼图、知识问答等游戏比赛。”北京市第二中学新鲜小学校长孙文燕告诉记者。
学校要营造的是一个书香校园,新鲜小学特别针对一年级新生建立起“小毛虫俱乐部”,寓意学生一路阅读、一路成长,最终“破茧成蝶”。俱乐部全部由学生自己负责管理、组织读书交流与评比等活动。
每天早晨,在171中学的操场上,身着不同颜色校服的同学们,三五成群在环形跑道上奔跑。运动给同学们的清晨注入了充沛的活力,运动后教育处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一篇篇趣味阅读小文章更使同学们获得了心灵营养。清晨充盈的精神食粮,是每位同学的特殊“早餐”。当一个学期结束,同学们拿着手中沉甸甸的美文集还可以兑换礼品——巧克力。
尽管教育部对中学生的阅读量没有明确规定,北京171中学在这方面却有所创新:采取“课内计量”和“课外补充计量”的方法保障海量阅读的进行。“课内计量”是指将阅读纳入课时,每周拿出一节语文课和一节大自习课,作为专门的阅读课。每周二下午3:55至4:45作为全校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课外补充计量”。
“吟诵是古人的读书方式,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便记忆。针对七年级学生,要求吟诵整本《诗经》。培养温柔敦厚的小君子、小淑女,应该先从《诗经》开始。”北京景山学校教师朱畅思深有感触,配合教材,一个学年读一整本书,精读与泛读结合,拓展经典阅读。一个学年下来,利用各种时间,三百篇《诗经》中,学生大约读了记了100篇。
“阅读中最需要引导的是阅读兴趣,用各种方式保持着这股兴趣,使其不灭,为首要任务。讲解、吟诵、通俗读物都是为这个意义服务的。因为在课堂内有大量的学习任务,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不可太高。读就比不读强,读到什么程度,要看个人造化。教师依然是要参与引导的,但也不要过于执着。这样,始终让阅读在一种宽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朱畅思表示。
读书必须先爱书
“一个没有书的家,就像一间没有窗的房子。”
“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不只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它应该成为一家人共同的生活方式,就像吃饭喝茶一样,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德国文学家赫尔曼·赫塞说,我们读书必须走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如果只因某本书非常著名,不认识它是一种羞耻,而勉强自己去读,实在是大错特错。所有的人都应该从适合自己的地方开始阅读、认知,并且愉悦自己。比如,对不喜欢读书的孩子来说,让孩子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是让他们发现读书乐趣的最佳途径。
“即使有些‘烂书’,家长认为根本不值得一读,也不要过于忧虑,因为孩子的兴趣由此萌发,而他的选择能力、欣赏能力,也是在不断的比较以及与父母的讨论中得到提升的。”孙云晓解释,对于孩子所擅长和喜爱的东西,父母要表示出兴趣,多跟孩子讨论一些这方面的具体问题,并为孩子提供与之有关的阅读材料。只要孩子开始阅读,他就走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如果能够留下一些简单的记录,不仅会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有能力读书的成就感,而且可以帮助孩子回忆起当初阅读时的情境。有一些书籍也许值得他们一读再读,这也是阅读的一大乐趣。”孙云晓建议,一定要注意的是,阅读记录只是帮助我们明白自己曾经看过哪些书而已,要避免让孩子将其视为作业。有些孩子可能只会写下一些简单的评价,如“很棒”“无聊”之类的词语,父母也没必要逼迫他们写下更复杂的东西,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如果孩子开始不愿意记录,那么,父母也可以先帮孩子做好这个记录。一段时间之后,当孩子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成就之后,他会愿意在上面添上自己看过的书。(本报记者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