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军区珠海警备区“南海前哨钢八连”为什么50年红旗不倒?让我们穿越漫漫的横琴湾,穿越“南海前哨钢八连”的辉煌历史,追寻这块“好钢”的血脉传承。
两棵“哨兵榕”
海风习习,涛声阵阵。“南海前哨钢八连”的坑道前,两棵根茎相连的大榕树,树冠如盖,垂阴覆地,被官兵亲切地称为“哨兵榕”。
50年前的那个春天,连队老兵从山上找来两棵榕树,移栽到坑道口,从此,这两棵榕树深深扎根,与一代代官兵共同经历风雨,成长壮大。
有一年,连队组织施工,挖开离大榕树50多米的砂石地,官兵们惊讶地发现,大榕树的根须已蔓延到这里,扎进了石头缝。“榕树的根扎得越深,越能经得起风雨。就像我们八连的官兵,有着钢铁一般的坚韧。”一排长张静说。
2010年,张静由士兵提干,2012年复员时,有机会回河南老家工作,但他坚持留在八连。像张静这样的“老八连”,在连队里还有很多。近3年来,有25名调出横琴岛的官兵,经过反复申请又重新回到连队。
清冽“四班泉”
连队驻地四面环海,却又极度缺“水”。1954年夏天,连队坑道施工,没有淡水,官兵生活用水都要从远处的一口水井运来。四班长廖辉带领战士爬到山岭上,凿开坚硬的花岗石,凿出一汪泉水,挖渠千余米,自制竹筒渡槽百余米,引来清冽甘甜的清泉。
如今,连队虽已用上自来水,但清冽甘甜的“四班泉”仍然源源不断,官兵与水的故事也从未间断。2011年5月的一个深夜,指导员崔成贤查铺查哨,路过冲凉房时,听到滴水声,他推门看到一个水龙头没关紧,漏在地上的水几乎漫过鞋底。对连队用水的“辛酸史”,崔成贤再清楚不过了。他立即集合全连官兵,一字一顿地给官兵们讲“四班泉”的故事,战士们受到很大触动。
今年3月,连队官兵搬进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的新营房,但他们崇尚节俭的生活方式却始终没有变。人人不吸烟、人人有存款、人人会理发、人人会缝补、人人会做饭、人人会扎扫把的“六个好习惯”,仍在坚持和传承。
蜿蜒“战备路”
从八连驻地出发,沿着一条浓荫掩映的水泥路,步行约15分钟,就到了连队的阵地。从连队珍藏的老照片看到,这原先是一条土坯路。当时,是连队官兵用简易工具沿着海岸线,在半山腰里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现在,这条路早改建为水泥路。每天,官兵沿着这条水泥路巡逻海岛,留下备战打仗的深深足印。
2012年底,八连下士李永佳参加省军区年底实弹射击考核。正当海面上船靶驶近时,某侦察设备突然黑屏,射击终止。修理工冒出一身汗,可设备毫无反应。船靶越来越近。“一定是主机某个电极烧毁,马上更换。”李永佳站了出来。
“到哪去找电极啊?”
“就是这个!”李永佳迅速从配件箱里找出一个螺丝状的配件,熟练打开主机后盖换上。一通电,设备瞬间复苏,船靶被一一击沉。
漫漫50载春秋,八连官兵枕戈待旦,磨锋砺刃,成为坚不可摧的南海前哨。(本报记者 尚文超 杨连成 本报通讯员 周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