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梨园春色别样红

    ——河南卫视《梨园春》及其开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的调研与思考
    调查人:王全书(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会长,河南省政协原主席)

    王全书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22日   11 版)
    2013年6月23日,《梨园春》举办“国色丹青相映红”专场晚会,为年逾九旬的老艺术家马金凤、刘石平颁奖。

        在选秀娱乐节目扎堆的荧屏,电视戏曲节目呈现出被边缘化的颓势。然而,从1994年开播至今,人们对《梨园春》的热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延续、时代的发展而消退。在20年里,《梨园春》通过一系列开风气之先、接地气的创新举措,激活了中华戏曲文化的生命力。《梨园春》栏目的探索和实践,为按照时代进步的要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从1994年开播,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从1999年改版算起,也已播出785期。它通过一系列开风气之先河、接地气的创新举措,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初始迈向辉煌,闯出了一条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电视传媒巧妙嫁接、珠联璧合的路子,成为在全国深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优秀名牌栏目,为民族传统艺术赢得了应有尊严和一席之地,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们的普遍好评。

     

        它是如何走过来的?其成功经验给了人们哪些有益启示?以传承弘扬中华戏曲文化为宗旨的《梨园春》,在河南卫视“文化中国、文化卫视”的整体定位中,引领了哪些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在戏曲类电视栏目低迷的当下,《梨园春》如何再突破,实现逆增长?笔者对此作了全方位的调研与思考。

     

    “飞入寻常百姓家”——原创性地推出戏迷擂台赛

     

        《梨园春》栏目的最大亮点,是戏迷擂台赛这一原创性的形式设置。它大胆地打破了戏曲类节目“我演你看、我唱你听”的固有模式,开启了双向互动、多向交流的崭新格局,满足了众多戏迷、票友登台一展风采的表现欲望,焕发了观众参与节目的热情。这个板块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观众异乎寻常的欢迎,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同。《梨园春》以其群众性、娱乐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快速走进了千家万户,引来全国各地、各年龄段、各行各业的数十万人报名参赛,两千余位草根戏迷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擂主。“到《梨园春》打擂去!”已成为一些人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向往,大批戏曲爱好者变成了戏曲艺术的传播者。

     

        戏迷、观众的踊跃参与,促成这一栏目的收视率不断攀升,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观众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狂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梨园春》平均收视率为24.8%,最高收视率达到35.7%;2004年同时段收视率全国全年排名第一,每期综合收视超过2亿人次;栏目拥有稳定的收视群,社会生活消费的中坚力量——30至50岁的观众占总收视人数的32.8%。《梨园春》从全国各地电视台众多栏目中脱颖而出,50余次荣获国家级奖项,主持人庞晓戈也捧得了国家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最高奖“金话筒奖”。

     

        《梨园春》的火爆,起到了极大地示范带动效应。19家省级电视台纷纷跟进,办起了类似的戏曲栏目,形成了盛极一时、蔚为壮观的“梨园春现象”。

     

    “小荷才露尖尖角”——注重培养年轻观众和少儿擂主

     

        青少年是中华戏曲的明天和希望。在青少年中普及戏曲文化,培养浩浩荡荡的年轻观众,一直是《梨园春》不懈追求的一大目标。栏目开办之初,就推出了与成人戏迷擂台赛并驾齐驱的少儿戏迷擂台赛。天真烂漫、童腔童趣的少儿演唱,吸引了雅俗长幼各个群体的眼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陆续造就了秦梦瑶、张玟、孔莹、牛欣欣、邓鸣贺、张楚怡等在全国走红的数以百计的少儿戏曲群星。秦梦瑶——《梨园春》培养的第一位明星小擂主,曾连续参加2002年、2003年央视春晚,现在海外留学,仍不忘情中华戏曲;孔莹——2005年春节,年仅3岁多的她,摘取了少儿戏迷擂台赛金奖的桂冠,成为《梨园春》开办以来年龄最小、人气最旺的少儿金奖擂主,如今她在忙于学业的同时,仍然继续在戏曲上下苦功夫;邓鸣贺——这位可爱的河北邯郸小男孩,两岁多就开始学习戏曲,2010年6月参加《梨园春》“花儿朵朵开”比赛并赢得擂主,在2012年、2013年央视春晚上,中国娃的打扮、优美的唱腔和念白,使小鸣贺一鸣惊人、红遍全国。他们的可爱形象和戏曲天赋,受到了河南、全国乃至海外观众的喜爱和推崇,成为传播河南地方戏曲和中国戏曲艺术的小天使,在广大青少年中撒下了戏曲的种子,吸引、影响了无数少年儿童加入了接触戏曲、了解戏曲、热爱戏曲、学唱戏曲的大军。少儿戏迷擂台赛开发了潜在的戏曲观众,贮备了后续人才资源,成为《梨园春》广受追捧、长盛不衰的闪光点和兴奋点。

     

        为了激发年轻人的兴趣,《梨园春》独家打造了戏曲致青春赛事“青春之歌——大学生擂台赛”。与其正襟危坐眼看着传统戏曲与年轻人渐行渐远,不如开开心心地将它拽回年轻人的视线。本着这样的初衷,青春范儿的大赛闪亮登场,来自全国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学子们飒爽亮相,他们竞相演出梨园经典,用火焰般的青春年华解读了戏曲艺术。致青春赛事激发了青年人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向往,使古老的中国戏曲在他们心中荡起时代的涟漪。

     

    “千树万树梨花开”——多板块展示老中青名家名段精粹

     

        中原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北宋杂剧形成于开封,“诸宫调”创始于开封,《目连救母》这一标志着中国戏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走向成熟的剧目也首演于开封。发端于河南的剧种,种类之多、密度之高,全国罕见;目前仍有35个剧种在活动,有16个剧种有专门剧团演出,豫剧、曲剧、越调等20多个剧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豫剧,在全国的专业剧团数量不下200个,覆盖22个省区市,连台湾地区也有专业豫剧团。在涵盖了70个剧种的中国戏剧梅花奖30年来获奖演员人数中,豫剧仅次于京昆,远在其他兄弟剧种之上,不愧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以传承弘扬中华戏曲文化为己任的《梨园春》,依托这些优秀的人才和剧目资源,从有着丰厚积淀的河南戏曲和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以电视视角和精品标准对这些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悉心打造了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系列节目,相继推出了“大师原声、高徒表演”、“名家名段”、“推新人”、“折子戏”、“大戏连播”、“擂主风采”、“豫剧在全国”、“戏曲小品展播”、“戏曲MTV”、“名师高徒”、“唱响春天”、“海峡梨园情”等特色鲜明的板块。唱、念、做、打才艺毕现,生、旦、净、丑流派纷呈,连同那些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稀有剧种也得以推广、保护和传承,集中展示了河南乃至全国戏曲界老中青艺术家的神韵,架起了一座联结演员与观众的桥梁,将传统经典剧目、优秀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延伸到四面八方,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名家名段。这些创意和板块,从局部到整体、从听觉到视觉、从服装到造型、从音乐到舞美、从章节到细节,处处体现着对艺术美的创作追求,全方位演绎了中华戏曲的艺术魅力。

     

        这档以传统戏曲为主题搭建的电视节目受到了广泛欢迎,甚至连一些原本将戏曲视作博物馆陈列品的人们,也忍不住凝神收看。正如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庞晓戈所说,“就算你不是戏迷,也能在这儿找到乐趣”。

     

    “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不同剧种、行当、流派搭建交流献艺平台

     

        《梨园春》栏目具有明确的文化传播意识,她既着力渲染浓郁的地域特色,又不唯我独尊、孤芳自赏,而是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纵向上深耕细掘本地戏曲文化资源,横向上对兄弟省份的主要剧种兼收并蓄,以“大梨园”的眼界和胸怀热诚欢迎各地艺术家加盟,张开双臂拥抱各种姊妹艺术,用以丰富栏目的舞台表现力;顺应当代大众审美需求,将通俗音乐、曲艺、电影、魔术等元素融合进来,将国内最优秀的戏曲艺术及其他舞台艺术吸纳过来,将电视戏曲行业的精华力量汇聚起来。2005年,与全国五省(市)电视台的戏曲栏目联袂推出了“唱响中华戏曲魂”系列活动;2010年,又与四省(市)电视台携手举办了“梨园一家亲”系列晚会;还创办了“擂响中国”全国戏迷擂台赛,把戏迷角逐范围由周边省份扩大到全国,将京剧、昆曲、秦腔、评剧、越剧、晋剧、河北梆子、黄梅戏、二人转等剧种纳入比赛范围,并邀请全国各剧种著名艺术家任评委。通过一系列联办、合办活动,有效地打破了戏曲传播的地域局限,促进了河南戏曲界与兄弟剧种、姊妹艺术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各个地方剧种、各种风格流派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推动了良性互动、资源共享;也使《梨园春》成为全国电视戏曲栏目的大本营和戏曲文化交流的大舞台;随着栏目在全国辐射面的进一步扩大,还带动形成了“全国电视戏曲文化圈”。

     

        《梨园春》不仅面向全国,而且放眼海外、走出国门。2006年它登上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实现了中国电视戏曲栏目走进世界顶级音乐殿堂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电视戏曲栏目跨国、跨洋直播的纪录。2007年,《梨园春》又进行了为期13天的南美巡演,在当地掀起了一股“河南热”、“中国热”。《梨园春》成功地将中国戏曲文化展现在具有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世人面前,进一步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回报社会的系列公益活动彰显品牌价值

     

        《梨园春》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始终不渝地为人民而演、为群众而唱,精心策划了许多以“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如:2000年,举办抗洪救灾义演;2003年,现场直播“庆祝抗击非典战役取得阶段性胜利”专场晚会;2007年,现场直播“歌暖情长——大型赈灾戏曲演唱会”;2008年,为助学、敬老、扶残,组织了“百名擂主爱心在行动”系列活动;2008年5月,在汶川震后第一时间推出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梨园春》大型赈灾义演晚会”特别节目……《梨园春》栏目发扬“大公益”精神,关注现实民生,走出剧场,走出演播大厅,走到田间地头,走进工矿社区,把戏曲大餐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这既体现了栏目的开办宗旨和社会担当,也拓展了品牌、提升了内涵。

     

        1999年改版以来,《梨园春》几乎年年都有大动作,可谓亮点频现、异彩纷呈:2000年,赴新疆慰问演出反响强烈;2001年,“《梨园春》北京戏曲周”轰动京城;2002年,赴台湾演出,开创了河南电视史上跨海峡直播的先例;2004年,成功直播首届中国电视戏曲“兰花奖”颁奖晚会;2008年,举办中原文化宝岛行《梨园飞歌》大型演出;2009年,播出横贯全年的《梨园春》十年擂主争霸赛;2010年,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梨园春色别样红》特别晚会;2011年,西出阳关再赴新疆,举办“豫疆情”大型慰问演出;2012年,举办《致敬人民艺术家——纪念国务院追授常香玉同志“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八周年专场晚会》;2013年,组织《国色丹青相映红》专场晚会,向年逾九旬的老艺术家马金凤、刘石平颁奖;2014年4月,承办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第三届中国豫剧节闭幕式暨颁奖晚会》。这些年,它助力戏曲电影,将首映式融入节目,提升了栏目的时尚感;这些年,它以“家家有戏”主题季的形式,打造了与众不同的戏曲名家独家访谈;这些年,它联姻交响乐,令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豫剧现代戏《朝阳沟》焕发新颜,使熟悉的旋律别有风味地在国家大剧院回荡;这些年,它的戏迷擂台赛扩展到全国七大赛区,在全国范围内挖掘了更多的“戏曲好声音”。

     

        每一次特别节目和大型活动,都是一次内强素质的巨大挑战,也是一次外树形象的难得机遇,更是对《梨园春》这一文化品牌的价值彰显。

     

    “百般红紫斗芳菲”——从戏曲文化的开启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拓

     

        河南地处中原,有着上下五千年传统历史文化的丰厚积淀,文化内容包罗万象。戏曲、文物、书法、功夫、姓氏等文化,是河南作为文化大省的主要构件、比较优势和强项。以金牌栏目《梨园春》为肇始和标志,河南卫视不盲目跟风,不比资金投入而比节目品质,依托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走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始终追求与中原文化相称的高远境界和与时代脉搏契合的恢宏气势,以不同的形式研发不同的文化节目,“誓将文化进行到底”,以怀瑾握瑜的视野和胸襟,悉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卫视风格。

     

        “你唱歌,我唱戏;你跳水,我写字;你舞蹈,我武术。”有人这样评价由《梨园春》开启的河南卫视文化节目。

     

        弘扬戏曲文化的《梨园春》率先在全国精彩亮相,历经二十年峥嵘岁月,至今仍然是全国众多戏曲栏目中的佼佼者。去年,《梨园春》又以常态节目季播化的方式,对栏目多年来的节目资源加以整合,有意识地融入一些娱乐化的表现手法,为传统戏曲注入了一些时尚元素。去年2-5月份的平均收视率较去年同期增长55.96%,15-54岁的观众增加了28%,保持了河南卫视连续13年的收视率之冠。

     

        有道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紧随《梨园春》之后,反映武术文化的《武林风》于2004年开播,这档节目以独特的节目架构、新颖的节目形式、强大的市场份额、酣畅淋漓的武术套路,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华功夫的博大精深,迅速成为全国自办卫视节目最耀眼的关注焦点和众多武术爱好者的热捧目标,成长为中华武术娱乐节目的第一品牌。该栏目每年举行的中美、中欧、中日、中泰、中伊、中越六大国际赛事,为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另辟了蹊径。

     

        反映收藏文化的益智类鉴宝节目《华豫之门》,在文化解析中发现河南,在谈古论今中塑造中原,在欢乐的氛围中带观众一起循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沉淀中去猜想、去解密、去发现、去探寻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

     

        反映姓氏文化的《知根知底》,以文化为核、娱乐为壳,分为寻根问底、自家说事、百姓追击、真假猜想四个环节,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节目形态中解读中华姓氏的起源、传承、家族文化、名人故事,彰显源于河洛、根在中原的根脉文化。

     

        反映汉字文化的《汉字英雄》,更是先于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最早出道。这档节目由河南卫视与爱奇艺于去年7月11日共同打造,马东担任制作人和主持人,于丹、高晓松等文化名人担任评委,以“寻找键盘里失落的汉字”为价值主张,以“用好汉字,才是汉字英雄”为节目口号,通过汉字书写,追求文化传承、文明传递,倡导“横平竖直写字,方方正正做人”,旨在弘扬汉字文化、推广汉字规范使用,借助知识传播正能量。节目从热闹喧嚣的荧屏中跳出来,唤起了社会的强烈共鸣,收视率一路飙升,开创了多屏时代终端全新联动模式,获评2013中国视频榜“年度最具网络传播力电视节目”,助力河南卫视获封2013“年度成长卫视”称号。《汉字英雄》第二季在法国戛纳电视节上获得重捧,国内原创综艺节目首度走向海外。

     

        《成语英雄》也作为《汉字英雄》的姊妹篇跟进,它与观众交流的,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人文价值的精髓,是传统文化中最精粹的东西。在第二季《成语英雄》中,文化学者钱文忠的搭档由崔永元、蔡志忠变成了年届八旬的前文化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和香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窦文涛,别开生面地区别于近年来电视节目中的泛娱乐化倾向。这一系列节目,进一步彰显了河南卫视的文化质感,为打造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中原经济区的一大战略定位——“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凝聚力量。

     

    “弄潮儿向涛头立”——用固本与创新葆《梨园春》青春常在

     

        《梨园春》以她20个寒暑的超长生命力昂然挺立,俨然打破了电视栏目因更新换代迅速而造成的“短命”魔咒。近年来,与大量选秀、游戏、娱乐节目扎堆屏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视戏曲节目却显得日渐萎缩,呈现出被边缘化的颓势,大部分地方卫视的戏曲栏目或黯然离场,或避开黄金时段;时至今日,全国省级卫视中,只剩下《梨园春》还坚守在周日黄金档播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堪称逆势生长,一枝独秀。在荧屏逐鹿的大潮中,在都市快餐文化的冲击下,我们切不可对《梨园春》的前景持盲目乐观态度,而应该多几分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认真梳理盘点,集思广益,在固本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寻求突破。

     

        固本,即固守民族戏曲精髓,对那些已被实践证明确系《梨园春》栏目成功之道的理念、举措、机制、规则、风格、手段、策略等,都要回味反刍、咀嚼消化、系统总结、珍视传承。包括省委、省政府及宣传、广电、文化等部门,为把《梨园春》打造成为河南的文化精品工程和中原文化名片,持续关注、重视与支持,带头观看演出,年终为总擂主颁奖,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把脉问诊,等等。这些令业内同行羡慕不已的做法,尤其不可忽略,而应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创新,即在巩固、保持《梨园春》栏目固有的鲜明特色的前提下,力求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地推新、出新、更新。正如长期担任栏目制片人、现为河南电视台文艺部负责人的蒋愈红所言,“要通过创新取得发展的主动权,提升栏目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做到《梨园春》评委、中原笑星范军所形容的那样,使节目“从里儿到面儿地新,就像老土豆换成了心里美萝卜,越吃越甜”。比如:如何进一步强化“思想精炼、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意识,将节目品质作为栏目生存的第一要素,从节目创意、比赛环节设置,到灯光舞美、短片呈现,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令人耳目一新;如何高效利用艺术名家资源,通过他们与观众面对面的互动,吸引更多原本不是戏迷的观众群特别是年轻观众锁定《梨园春》,成为栏目的忠实粉丝,不断拓展受众层面;如何突出栏目的社会担当和人文情怀,为最广大的受众提供共享空间,将“《梨园春》中国行”举办得更加系列化、规模化,打造成更接地气、更广范围的擂台赛,继续推进“梨园飞歌”境外、国外巡演,更好地承担起中国文化使者的使命;如何以建立自己的品牌驻场演出基地(如“梨园春天天剧场”)为突破口,在培育和发展产业化市场上开疆拓土,增强栏目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实力;如何与央视戏曲频道携手站在全国电视戏曲行业旗帜标杆的角度,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全国电视戏曲行业的学术、业务交流活动;如何改变似乎河南只有这几段戏、这几段戏只有这几个演员能唱、这几个演员只有这几个唱段能拿得出手的错觉,使更多的老中青艺术家、更多的优秀剧目、更多的经典唱段登台亮相,缓解人们包括《梨园春》铁杆观众的审美疲劳;如何在擂台赛评委的选择上做到外地与本土并重,扭转过分钟爱外来大腕儿的偏颇,在以河南戏曲为主角的《梨园春》舞台上,还本土评委为主导、占主体的本来面目;如何正确处理电视戏曲化与戏曲电视化的辩证统一关系,既将娱乐、情感、人物故事、音乐舞蹈等元素注入戏曲节目,又注意避免过度娱乐化、煽情化、综艺化的倾向;等等。

     

        如日中天的《梨园春》,已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电视戏曲节目,它已经成长为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代表着戏曲发展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任何文化的生命力都离不开特定的民族生活环境和民族文化积淀,越是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特色就越显得不可或缺。我们期待着《梨园春》永无止境地继续在求新上奋力领跑,在求变上再谋高招,紧跟时代做强做大,使我国电视戏曲领域的这株“标新立异二月花”绽放得更加青春亮丽、绚烂多姿,为圆中国梦作出独特的贡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