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兰岛自治区采访期间,记者拜见了自治区政府议会副秘书长斯坦德、社会环境部法律顾问布鲁姆奎斯特、波罗的海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努麦琳以及奥兰岛《21世纪议程》组织协调员松德堡,交谈让我对奥兰岛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
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芬兰奥兰岛自治区政府是由6个机构组成的“袖珍政府”,“社会环境部”占有一席之地。奥兰岛政府此举足以说明,无论是奥兰岛议会还是政府都已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了议事日程。部内负责环保工作的共有12名工作人员,他们的主要任务在于一线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环境立法的准备工作。
奥兰岛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很强的超前意识。奥兰岛第一部涉及环境保护的《自然保护法》诞生于1924年。1974年和1998年又先后两次修订,以保证法律内容与时俱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奥兰岛共修订和实施34项法规,其中有许多法规后来也都进行了多次修订。2000年通过的《环境保护法》经过8年的实施后,于2008年再度修订通过,依据形势的变化增加了新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奥兰岛议会还于2006年通过了一部《环境评估程序法》,该法要求所有的大型土木工程如高速公路、机场、码头和大型家禽家畜养殖场等项目的立项都首先要进行环境论证,对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预防和治理方案,否则立项将不予批准。
奥兰岛居民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还得益于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如“21世纪议程”民间组织始终将岛内的可持续发展工作视为己任,除了将幼儿园和学校作为活动基地,注意培养儿童的环境意识外,积极鼓励社会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大力提倡旧物回收和利用,正是由于这些民间组织的倡导和政府的支持,仅首府玛丽港就开设有多家二手市场商店。与奥兰岛议会和政府为邻的一家二手市场整天车水马龙,议会和政府与之“和平共处”,丝毫未认为它“有碍观瞻”。
岛内居民关注波罗的海水质
从20世纪70年代起,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开始关注波罗的海水质问题,他们制定了保护波罗的海的相关法律,并通过工厂迁移、污水净化、减少沿岸国家耕地化肥使用量等措施,在经过多年治理后,工业和化学污染的海域开始缩小,波罗的海水质得以改善,鱼类也开始洄游波罗的海。尽管如此污染源并没有根除,潜在的威胁依然十分严峻。
波罗的海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努麦琳对于波罗的海的水质前景非常担心。她认为,波罗的海当前最大的威胁不再是工业污水的排放,而是沿海国家农用化肥对水域的污染。她解释说,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是雨水比较多的地区,而且耕地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农场主们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化肥随着融化的雪水和雨水流进了波罗的海,造成了海藻疯长和海水严重污染。解决这个问题并非是几个国家就能办到的,从根本意义上讲这是一个与欧盟农业政策息息相关的问题,需要各国在欧盟的框架内讨论,制定出一个既能解决农业生产又能防止污染的政策来。她还特别强调,欧洲非沿海国家也对波罗的海水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这些国家农用化肥的流失也最终进入了波罗的海,因此波罗的海的水质保护是欧洲国家的共同责任。
(本报赫尔辛基4月20日电 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赵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