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21日 星期一

    怎么看怎么办

    如何看待沙尘天气和沙尘暴

    作者:楚泽涵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21日 06版)

        沙尘天气是强风将地面沙尘卷入空气,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可按空气中含沙量、风速、能见度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四类。

        和雾、霾相比,沙尘的颗粒更大(75微米以上),固相,通常是碱性的,而且发生和波及的范围远大于雾和霾。

        中国北方沙尘天气多发于春季:连续3~5天气温回升使地表墒情降低,表层土壤、沙土干燥,地面上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明显,卷起沙尘,形成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在沙尘暴结束前由于气温降低,往往伴随黄色的泥雨、甚至泥点从天而降。

        在中国北方,沙尘暴是短期或中短期的灾害性天气:沙尘暴在其源区造成地表严重风蚀,使土壤荒漠化;在降尘地区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容易诱发眼睛和呼吸系统的疾病,甚至造成户外活动的人畜伤亡;沙尘暴会使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运输;还会对建筑物和水利设施造成污染和损害(泥沙淤塞灌渠等)……

        沙尘暴也是大气层中规模最大物质和能量迁移过程之一。2006年4月16日至18日,北方地区曾出现一次强沙尘暴,致使北京一夜总降尘量达33万吨。2010年3月12日,源于新疆和田的沙尘暴,侵袭的地区面积达320万平方公里,3月20日袭击北京,使机场的能见度降低到不足800米;3月22日抵达台湾高雄,当地最高的建筑物被沙尘笼罩,以致模糊。

        大量沙尘在大气层中的输运会影响全球的天气演变,并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是也有某些积极作用:以沙尘为核心的气溶胶能够反射相当部分的太阳辐射,从而抵消由于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大气层温度升高。撒哈拉沙漠的尘埃可随上升气流漂移到7000公里以外的大西洋和南美的亚马孙地区,而富含矿物成分的沙尘滋养了亚马孙的热带雨林。在澳大利亚形成的沙尘可漂移3500公里到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滋养马来西亚丘陵地区的土地,这是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繁茂、植物品种众多的重要原因。在西亚和中国西部产生的沙尘暴可在大气层中航行10000公里,降落在北太平洋、遍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之间的海域,尘埃中丰富的矿物质是该海域浮游生物的营养物,而这些浮游生物又是渔业资源的饵料来源,由此滋养了北海道渔场(占全球渔业资源的30%)。

        另外,沙尘呈碱性,可以中和水蒸气中的酸性成分(二氧化硫等),对抑制酸雨有积极作用。

        如此看来,沙尘天气和沙尘暴仍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需要人们不断认识自然界的规律,趋利避害。

        (作者系中国石油大学原教授,现为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