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颠簸在闽东白云山上,沿着陡峭崎岖的盘山公路跋涉了近一个小时,记者来到了宁德市晓阳镇晓阳村。这里是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的联系点。记者一到村里,创业大学生林恩辉就迎上来报喜:“有了最新的优惠政策,我的创业贷款批下来了,花开满园的梦想很快就能实现了!”
林恩辉所说的“最新优惠政策”就是宁德市《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暂行办法》的“升级版”,它进一步降低了优惠政策的“门槛”,让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普遍都能受惠。而这项政策和它的“升级版”,都是廖小军书记在“四下基层”期间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成果。
2012年3月,宁德市委、市政府把每月的第一周定为“无会周”,要求领导干部在“无会周”期间自带铺盖进村入乡,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继承“四下基层”的好传统: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
2013年初,廖小军到晓阳村驻村,座谈会上,返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林恩辉向书记诉起了苦:“我这次回乡创业,家人不理解,老天爷不照顾。去年投入的50万元,一场台风加人为因素,全都打了水漂。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政府能不能给我们这些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多一些扶持,多一些关心?”廖小军安慰完这个哭着鼻子的女孩,动情地说:“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感情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要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他们。”
2013年6月,宁德市《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暂行办法》出台。这是福建省第一份有具体措施的鼓励回乡大学生创业的文件。
今年3月,廖小军第五次来到晓阳村。“书记,政策好是好,就是门槛太高了,我们很多人还够不上啊。”林恩辉再次在廖书记面前诉苦。原来,宁德的政策规定,毕业5年之内的大学毕业生才能享受优惠扶持,而小林是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超过了5年的年限。在这次深入基层调研中,廖小军还发现,由于门槛太高,市里每年安排的1000万元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仅使用43.3%,全市发放贷款仅占授信担保贷款额的13.1%。
3月底,扶持政策“升级版”出台了:高门槛拆掉了,手续简化了,毕业10年内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都可以获得各种扶持。市里还为全市920位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一一建立了台账,加强动态管理和服务。
如今,林恩辉已获得市里各种扶持资金100多万元,开办的合作社带动了周边100多户群众共同发展,还聘请了5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的梦想就是让这里的每一座荒山都变成瓜果飘香的农博园!”在记者面前,这位昔日爱哭鼻子的小姑娘如今已信心满满。
“26年前,宁德市委市政府倡导推行‘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这是群众路线在宁德的生动实践。我们一定要把这一好传统落实好、传承好,架起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廖小军书记这样表示。
据了解,通过“四下基层”,今年初以来,宁德市召开现场办公会5900多场,解决问题1.1万件;党员干部帮助基层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3750多个,演绎了一段段干群佳话。(本报记者 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