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20日 星期日

    在西南大学全校学生参与的网络投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郭勇每次都毫无悬念地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在2012年面向重庆所有高校的海选中,西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又当选了大学生心中“最可亲可敬教学团队”——

    思政课也能有“粉丝”?

    张国圣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20日   04 版)

        大学生杨白曾经设想过很多应付思政课的招数,结果一个也没用上,因为第一堂课后,她就成了思政课老师的“粉丝”。

     

        像杨白一样,西南大学的许多学生都是思政课老师的忠实“粉丝”。在全校学生参与的网络投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郭勇每次都毫无悬念地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在2012年面向重庆所有高校的海选中,西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又当选了大学生心中“最可亲可敬教学团队”。

     

        这里的思政课和这些思政课老师,有什么特别的魅力?

     

    让同学们将问题抛出来

     

        郭勇主讲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他很清楚一些学生对思政课的疑虑,第一堂课专门讲“哲学,回归生活的价值”。为什么要学点哲学?郭勇结合一个个事例阐释了自己对哲学的理解:培养善于用哲学谋略处理问题的人,培养善于用哲学智慧善待生活的人,培养善于用哲学眼光思考人生的人。说完“幸福的住处,在心灵深处”,第一堂课就结束了。杨白和身边的同学对望一眼:“哇噻,哲学原来可以这样讲!”

     

        宋明副教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月10日以专题形式讲授“救国救民的历史探索”。准备教案时,他照例让同学们将自己的问题抛出来。这是西南大学思政课教学团队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文余说:“学生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们在师生互动中了解他们的困惑,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解答。”

     

        “你讲得越多,同学们问得越多;问得越多,互动交流越多;互动交流越多,思考和收获越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白显良说。思政(一)班的李丽,曾经为所学专业苦恼。白显良给他们讲《思政政治教育史》时,也毫不忌讳地谈到自己当初如何阴差阳错与思政结缘,“我很感谢当时的自己,感谢自己当初没有选择放弃。”

     

        老师们的自信和渊博改变了李丽。在一次听完邹绍清教授的课后,她回到宿舍,一口气写了近两千字的心得体会。自己到底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思政课的?李丽自己也说不清,“也许就是一瞬间的事儿。”

     

    “不能让学生感到亲近,就是我们的失职”

     

        2013届免费师范生孟凡明,毕业前夕将大学4年所学所见所行所思辑成17万字的《大学行思录》,其中有一篇描述校党委书记黄蓉生给本科生讲课的情景:学院505教室座无虚席,还有不少同学站在过道里。虽然是学校党委书记,但讲得既深刻又生动。

     

        黄蓉生大学毕业后做过几年辅导员,至今还保持着一个纪录:当年带过的学生,二三十年后她仍然一见面就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说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思政专业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做事,要让学生亲近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就要亲近学生。不能让学生感到亲近,就是我们的失职和失败。”黄蓉生说。

     

        这些让人亲近的老师有时也严格得令人生畏。研究生陈月说,黄蓉生很忙,为了保证按时上课,经常饿肚子。她对自己要求严,对学生要求也严,作业和论文到她手里,哪怕是标点符号和注释,都要一处一处看,一处一处改。学生交修改稿时,还要把前一稿交上去,她再一一对照着改。

     

    思政课堂为何魅力无穷

     

        西南大学的思政课到底多有魅力?这里有两个小故事:重庆宗教界在西南大学办培训班,郭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居然成为“最受学员喜欢课程”;西南大学民族学院有一个少数民族骨干强化班,学院最初只安排了8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来学员强烈要求增加到10周,再后来又增加到18周。学员们仍然觉得不过瘾,课程结束后,又邀请郭勇给他们讲10周《管理哲学》。

     

        课堂的魅力,源于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西南大学是全国首批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高校之一,自1983年以来,学校历任党委书记都兼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学校积极构建和完善“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打造了集理论、党建、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于一体的“青春缙云”,自开办以来日均访问量达到15万人次。

     

        “课堂的魅力源于信仰和学术的魅力。自己想清楚弄明白了,才能给学生讲透讲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真正入脑入心。”黄蓉生说。(本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