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关村,很多人都会自动联想到“电子一条街”。
三十年前,以四通、信通、京海、科海为代表的一大批民营科技公司先后成立,随之涌现出大量电子零售店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一炮打响,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创新创业的一面旗帜。
经过三十年发展,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在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的背景下不断壮大,逐渐被“中关村西区”这一称呼所替代。
如今的中关村,已被命名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调整。面对沧海桑田般的巨变,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还能跟得上形势,继续引领发展吗?
3W咖啡馆里的梦想创业者
毗邻诸多高校、科研院所的海淀图书城,曾被誉为中关村人的文化归属地。
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周围科研院所和居民的外迁,特别是电子图书销售方式的兴起,海淀图书城优势不再,逐年亏损。为了生计,大量与文化毫不沾边的经营项目开了进来。没了文化味儿的“海图”自然没了人气,于是各类商铺昙花一现,仿佛进入了死胡同。
最近,海淀图书城内又兴起了开咖啡馆,很多人担心,“换汤不换药”式的产业调整,能帮“海图”起死回生吗?
日前,记者一早来到海淀图书城,走进一家名为“3W”的咖啡馆。不出所料,店里冷冷清清,几乎没人。见记者一脸同情,3W咖啡馆老板满不在乎地说:“请您下午和晚上再来看看。”
原来,这家咖啡馆是专为IT人士量身打造的,顾客大都是“夜猫子”,上午自然没有客人。等到下午,3W咖啡馆简直换了一番景象,每个区域都在搞活动。
在“投资人下午茶”区域,3W咖啡馆把投资人请来,与创业者聊天,提供指导;在“创意公开课”区域,某大公司高管正在演讲,与草根创业者零距离接触。据说,3W咖啡馆还成立了专家俱乐部、股东俱乐部,每周给创业者们培训一次,开设的课程包括“如何建立APP和外部渠道”“知识产权”“产品设计运营”,课表已经排到了年底。此外,大批天使投资者开始“混迹”于此,在与年轻创业者的交谈中寻找巨大的商机。
在业内人士眼中,3W咖啡馆已成了小有名气的“早期创业团队之家”。如今,海淀图书城步行街正在逐步转变为北京市的“天使投资大道”,正式从文化地标转型成为创业投资机构的聚集地。
电子卖场老总陪商户一起落泪
在北京,几乎所有电脑爱好者都不止一次到过鼎好、e世界、海龙等中关村电子产品卖场“海淘”。
2009年以前,中关村西区三大卖场不仅商铺林立,楼上的写字间也基本被经销电脑、手机、摄像机等电子产品的商户占据。由于商户众多、市场饱和,加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一方面造成了中关村地区电子市场的恶性竞争、服务质量下降、投诉众多;另一方面电子市场带来的巨大客流也对周边地区的交通和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曾有顾客跟我反映,到鼎好购物,感觉环境顶不好。”鼎好商城负责人那书元坦言,伴随着巨大的客流量,中关村的电子卖场周围一度鱼龙混杂,不仅给假货、水货和非法出版物销售商带来了商机,卫生环境和治安环境也令人堪忧。
当了解到中央“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有关精神后,中关村三大卖场的负责人隐约意识到,像以前那样干可能行不通了。
调整业态,说着容易做起来难。“都是开业之初就跟着我们的老租户,生意做得好好的,要动员他们离开,真难啊。经常是进屋就跪下了,然后我们陪着租户一起掉泪。眼泪流干了,决心还得下。”说起2011年开始的大规模业态调整,年逾七旬的那书元眼圈红了。
“幸亏业态调整赶在了‘狼来了’之前。”中关村西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电商时代的来临,实体商铺采购电子产品的客流量已明显减少,如果两年前不进行大规模业态调整,中关村众多的电子零售商们前途可想而知。
“腾笼换鸟”能否激发创新活力
通过政府引导、空间置换等方式,中关村西区总计腾退了鼎好大厦、一号楼、第三极大厦、建委办公楼等7座大厦约57.26万平方米,建设了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关村梦想实验室、中国技术交易大厦、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等一批创新要素载体,吸引了创客空间、海银资本孵化器、创新工场、清华科技园(西区)等创新要素类业态。
数据显示,2010年中关村西区单位总数7703家,其中法人单位5268家,批发零售业占66%。到了2013年底,西区单位总数比2010年增加8.02%,而批发零售业反而下降31.13%,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目前,落户中关村西区的大型科技研发类企业有100多家。以中国技术交易大厦、首都科技中介大厦、中关村金融大厦、中关村PE大厦等楼宇为载体,中关村西区已经聚集了120家科技中介机构和243家金融机构。
“腾笼换鸟”的效果显而易见。中关村西区鼓励发展的产业得到上升,批发和零售业显著下降。
最近三年,在中关村西区新增3000余家单位中,93%是高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金融业等鼓励发展的业态,而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在西区占比,正以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的速度向前发展。(本报记者 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