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部西洋歌剧,很多中国歌唱家是通过《茶花女》走上歌剧道路,把歌剧作为挚爱一生的事业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剧中女主角薇奥莱塔的扮演者张立萍说。
日前,国家大剧院版歌剧《茶花女》迎来5年内的第3轮演出。导演依旧是德国人海宁·布洛克豪斯,指挥则是来自意大利的“80后”新星安德列·巴蒂斯托尼。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主演全部是中国人,既有张立萍、莫华伦、廖昌永等蜚声国际的歌唱家,也有王传越、周晓琳等近年涌现的新秀。“这次以老带新,就是要做好歌剧人才的梯队建设。”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剧中男主角阿尔弗莱德的扮演者莫华伦说。
镜幕影像引共鸣
“50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法国作家小仲马曾感慨地说。以他的作品为蓝本的歌剧《茶花女》,是意大利浪漫主义作曲大师威尔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歌剧史上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
为了充分展现绚丽的舞台效果,大剧院版《茶花女》运用了特殊的舞美道具——一面“镜子”似的巨幕。据了解,这面镜幕是由一种特殊纤维制成的膜,通过灯光效果,使它有时是一面纯粹的镜子,有时又仿佛薄纱。当茶花女薇奥莱塔对镜回忆往昔时,镜幕中闪现出一支小乐队,歌舞和街头风景展现眼前;而当一切回到现实,镜幕中的这些影像又悄然隐去。
在演出过程中,镜幕与舞台始终为45度角,在演出临近结束时,镜幕缓缓提升,与舞台逐渐形成90度角垂直,乐池里的意大利指挥安德列·巴蒂斯托尼和乐队都呈现在镜幕中。随着镜幕最终停下,所有现场的观众也都被收入其中。
海宁·布洛克豪斯解释说:“舞台和所有观众都被拉到了行将结束的故事里。茶花女面对死亡的残酷景象迫使大家反思,自己应该为剧中人的命运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经典源自文化体悟
“我第一次接触的歌剧就是《茶花女》。”张立萍回忆,“当时我还只是个中学生,我记得很清楚,我只坐在那里流泪。当时姐姐在旁问我,你哭什么。我说,我觉得这声音很感人,我觉得心酸,我被这声音感动,但我并不知道他们唱什么,只是在我很深很深的地方被触动了。”这样的感触让张立萍走上了歌剧的道路。
在张立萍看来,要提升中国的歌剧水平,诠释好西方经典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张立萍说:“如果中国歌剧想融入世界,中国歌唱家就要把西方的经典诠释得让西方人称赞。我们需要对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的体悟。这是提高中国歌剧水平必须走的路。”
作为第一位在世界顶级歌剧院以女主角的身份演出《蝴蝶夫人》《图兰朵》等歌剧的中国歌唱家,张立萍的表演曾让外国媒体呼吁观众要“多带几包纸巾”。作为两届政协委员,张立萍的提案都是她对中国如何成为歌剧强国的思考。
歌剧演出对演员的要求很高,这让张立萍也直呼“太累”!20世纪80年代的“茶花女”管自文曾说,演唱歌剧是要付出生命的,第一次演《茶花女》时,泣不成声,根本无法唱下去。每次演完都一时无法从角色中走出来。“好多歌剧演员就是这样死在舞台上的。”张立萍也有相似的感受。每次演出三个多小时的《茶花女》,她都有“撕心裂肺”之感。
从《茶花女》走进歌剧大门
“如果想走进歌剧大门,《茶花女》是个不错的选择。”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剧中阿尔弗莱德的父亲老阿芒的扮演者廖昌永说。
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在音乐上,《茶花女》都与中国有着难解难分的情缘。清朝光绪年间,《茶花女》成为第一部被引入中国的西方文学名著。翻译家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让茶花女的故事一时间风靡九州,哀感顽艳。《茶花女》还被时人誉为外国的《红楼梦》。
1907年,春柳社在日本公演《茶花女》片段,轰动一时,这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次公演的外国剧。1956年,《茶花女》成为新中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排演的西洋歌剧。
半个多世纪以来,歌剧《茶花女》中催人泪下的音乐令几代中国人难以忘怀,百听不厌的《饮酒歌》早已成了国人耳熟能详的旋律。
“歌剧这门艺术形式从孕育至今的400多年时间里,一直是西方观众的宠儿,更是艺术舞台上的主角。”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郝维亚表示,复杂的艺术样式能承担更深刻的艺术诉求,能表达人类内心更加丰富和细腻的情感状态,理解一部部经典的歌剧会让中国观众的欣赏能力大增。同时,如果中国观众从歌剧开始了解西方的语言、文化、精神追求和艺术表现手段,再反观我们自身文化中的各种得失,必会有更深的理解。(本报记者 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