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17日 星期四

    文化产业从“换挡”走向“升级”

    作者:温源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17日 14版)
    福州仓山万达步行街 CFP
    2012年文化产业各类别资产占全行业比重(%)制图:李慧
    2007-2012年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亿元)制图:李慧
    大唐西市庙会吸引数万游客 CFP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部署。作为“五位一体”全方位改革的重要内容,率先通过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吹响了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号角。下一步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思路是什么?深化文化产业改革亟待破解哪些难题?业界对未来的产业发展又有怎样的新思考?4月16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两个规定”(下称“两个规定”)无疑为今后一段时期文化产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日前联合主办的文化产业双周论坛上,发布了《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作了梳理。

     

    从“铺摊子”转为“上档次”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69.8万家,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同比增长16.5%,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6.8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5%。

     

        “一年多来的发展形势表明,文化产业的进程正在经历‘换挡’期,即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从政府主导的启动阶段走向依靠市场内生动力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化蓝皮书》主编张晓明如是解读何谓“换挡”。

     

        表面上看,2012年文化产业16.5%的增速较上年有所下降,但张晓明认为,“这仍然是一个比GDP增速超出一倍的发展速度,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这个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也是相对合理的,相较前几年20%以上的增速来说,这个速度对中国文化产业来讲是比较合理的速度。”

     

        在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高书生看来,“换挡”即为一种“变革”:“文化产业正面临三个变革的叠加,一是体制机制的变革;二是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10年里,文化生产从原来作坊式的小生产到现在的社会化大生产,乃至数字化、网络化的生产方式变革;三是国际文化产业业态变化对我国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三种因素叠加,不可避免地使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

     

        《文化蓝皮书》认为,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断通过改革释放“存量”潜能、促进“增量”产能,从而使文化产业保持在“高挡位”运行状态。但与此同时,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种种弊端也不断凸显。比如强化行业性和区域性壁垒,阻碍了文化资源流动;价格信号扭曲,导致市场结构不合理,开放度高的部分过度竞争、供大于求,开放不足的部分竞争不足、供不应求等。

     

        “这些问题将会导致文化市场在低水平基础上迅速从短缺走向过剩,当前有必要将发展的动力从政府转向市场,将发展的重点转向转型升级。”张晓明表示,10年多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总体相当于“铺摊子”,现在则要转为“上挡次”。他强调,“换挡”不意味着“放缓”,“换挡”是要通过动力机制的转换,确立新坐标,发现新机遇,将改革盘活的产业存量和政策创造出来的产业增量转变成满足市场需求的真实增长,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事实上,这一年文化产业的变革无处不在。《文化蓝皮书》显示,2012年,虽然行业进入门槛在逐步放宽,但新闻出版发行行业却出现投资增幅轻微下滑迹象;而新事物、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的互联网信息传输领域则成为社会资本的投资核心领域;尽管中国电影票房快速增长、电影市场急剧膨胀,但依旧难掩国产片输出困难的尴尬局面……

     

        顺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文化产业的改革思路,新近出台的“两个规定”对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坐标、新举措,进一步完善了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对当前文化产业改革中的问题提出一系富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这些文化经济政策的杠杆作用,将更好地扶持和引导文化改革发展,推动完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

     

    原创能力不足是文化产业发展“短板”

     

        【数据】从资产分布看,我国文化产业各类别中存在一枝独大的情况——文化生产服务类别占据了整个文化产业资产的1/3,达到33.99%;而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传播渠道、生产性文化服务、文化装备制造、文化消费终端制造都低于平均值的16.01%,并围绕10%上下波动幅度不大。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文化内容生产类别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六大类别中最低的。同时文化内容生产的结构不合理,工业美术品营业收入占比高达78.35%。

     

        “原创能力不足,复制能力过剩是当前文化产业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张晓明认为,我国文化产业最薄弱的环节依然是内容提供,而在内容提供环节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国有文化企业,尽管已经转企改制,但离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还有较大差距。

     

        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优质文化资源都集中在国有文化企业,而且大部分尚未形成市场价值;另一方面,非国有控股企业提供了我国文化产业3/4以上的产出和盈利。“当文化内容生产已经从传统体制和技术条件约束下的内容创作生产,转变为涵盖体制外创作资源和新兴表现形态的内容生产时,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降低社会资本进入文化内容生产领域的门槛成为大势所趋。”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高学武指出。

     

        我们看到,“两个规定”对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提出了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强调落实和完善有利于文化内容创意生产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电影、动漫、有线电视、电影放映等内容生产给予相应扶持,都将在相当大程度上修正文化产业内容不足的短板。

     

        “文化产业原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没有在内容原创环节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文化蓝皮书》指出,内容原创的核心是新思想的生产,而分散化的资源配置机制最适合激发思想观念的创新。靠行政手段配置思想资源,不能激发文化的创造力。只有依靠市场机制推动竞争,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文化蓝皮书》指出,必须推动内容生产领域改革,打造新型的市场主体,构建一个更能激发创新的市场环境。

     

        张晓明认为,从根源上解决文化产业的难题,必须建立符合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求的现代文化管理体制,文化部门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有两个关键突破口,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二是文化企业特别是国有文化企业要建立出资人专业化制度。”

     

        据了解,“融资难”是我国文化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困境。我国金融产品主要服务于传统产业,重视企业规模和有形资产,对人力资源、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缺乏统一标准,造成文化企业很难达到银行对抵押物和风险控制的要求,从而很难获得信贷支持。

     

        “要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各项制度安排,建立一个常态化的文化市场环境,将适应于现代工业化发展要求的会计制度、工商管理制度、统计制度、财税制度调整到能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上来,促进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融合。”张晓明指出。

     

    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坐标”在哪里

     

        【现象】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理论界也从未停止对其方向与道路的思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文化产业双周论坛”日前开幕。论坛旨在搭建起“政产学研”各界交流对话和资源整合平台,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紧迫性问题,进行自由的讨论和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以期产出权威性、对策性成果,科学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

     

        历经10余年的成长与思考,文化产业发展的复杂性愈加凸显。

     

        张晓明分析,这种复杂性和难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市场开放度不足的情况下发展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规律相脱节。“我国文化市场的开放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但长期的‘双轨制’造成市场隔绝、价格扭曲、利益固化,政府与市场界限不清,市场发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市场体系发展的一般水平”。二是在工业化高峰期发展文化产业,与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不兼容。“发展文化产业是政府为应对全球化挑战而制定的主动政策,而不是经济发展本身的内在要求。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是,文化产业与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不兼容”。三是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深化改革的协调性难统筹。“中国的文化产业是在转型国家体制变迁的夹缝里生长出来的,它牵连着多重使命,纠缠于多重逻辑,其与相关领域的改革协调有相当的难度。”

     

        《文化蓝皮书》也指出,市场的发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很多具体机制,因此我国文化产业可能长期与目前的经济管理系统处于或紧张或脱节的状态。需要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从文化企业的日常运行需要出发,不断解决具体问题,不断完善市场环境。

     

        张晓明认为,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依旧在于能否始终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根据市场需要制定产业政策,通过产业发展不断扩大市场空间。

     

        业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已经形成共识,越来越多旨在探索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的“智库型”研究逐渐开展起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业研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孙若风表示,“其实文化产业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比如学院派的研究,从经济史、产业发展史角度开展的研究等;还有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企业家经营献计献策的研究等,这些研究都非常必要。”他强调,文化产业研究一定要加强实用性,“文化产业已经经历了最初的启蒙式研究。现在需要扎扎实实地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强、有操作性的研究。”

     

        “两个规定”出台后,陆续将有一系列具体落实的细则出台。有理由期待,随着各有关政策的“落地”,必将极大地释放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激发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动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迈进。(本报记者 温源)

     

    专家观点

     

        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现在文化产业正处于转型变革期,这个变革与互联网密切相关。近期大部分重大并购都是由互联网企业发动的,而且只要是在自由并购的市场上,互联网行业所到之处基本上都很成功,除了不能进入的行业。未来的文化企业将是两种企业,一种是互联网企业,一种是跟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的企业,这个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这将对文化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些改变,让我们重新评估怎样有效地让市场配置资源。我们应允许互联网企业进入更多的市场领域,在保证市场化的同时,还应要求其满足公共服务需求。

     

        齐勇锋(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个十年,释放了发展活力,特别是开放市场准入门槛,培育市场主体,扩大产业规模,引导市场消费,提高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一个初步的培育阶段,其特点是政府主导,政策推动,逐步开始引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近两三年来,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到了新阶段,突出特点是政府和市场共同配置资源,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经过前一个阶段的培育,文化产业已经迎来了成长期,也到了高速成长和结构调整的阶段。现在需要深化改革,突破条块分割,破除体制上的弊端,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实行混业经营。对国有文化经济进行更深入的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的作用。经过这个阶段之后,下一个十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国际化阶段。目前文化产业基本上是一个内需产业,需求跟供给初步达到均衡。处于均衡状态,会引起结构的剧烈变动,优胜劣汰会大大加快,结构调整将大规模展开。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将向国际市场挺近,最终进入国际化发展阶段。

     

        刘德良(新元文智公司总经理):

     

        文化产业投资和发展的真正加速期是在2005年之后,经过几年的发展,产业增加值、投资规模以及企业数量都在快速增长,加速发展期目前处在中段,也发展到了换挡期。在这个阶段,很多大公司开始形成综合性的文化集团。我们也不能就单个产业单一地探索产业发展思路和规律,而要综合考量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在换挡转型期,要打破原有行政体制对原有文化资源的束缚、制约,按照市场资源配置增加产权流动性,充分激发其活力。(杨君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